触龙说赵太后文言现象

文言现象

作者:佚名

(一)词的古今异义
古今传承的义异词同指的是由于词义的新陈代谢使古今词义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差距。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
(1)词义扩大。如“江”,古代专指长江,现在泛指一切大的河流;“好”,古代指女子相貌好看,现在泛指一切美好事物的性质。
(2)词义缩小。如“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气味;“让”,古代既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后一个意思不用了。
(3)词义转移。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偷”,古义是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今义转移为“偷窃”。
(4)词义弱化。如“很”,古义同“凶狠”的“狠”,表示程度很高,现在“很”,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了。
(5)词义强化。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意,现在则表示仇恨、怀恨之意。
(6)感情色彩变化。如“卑鄙”,古时表示地位低下,见识浅陋,并没有贬化,现在则指品质恶劣,变成贬义词了。
(7)名称说法改变。如“目”改称“眼睛”,“寡”改称为“少”等。

(二)敬称、谦称、贱称及其他
敬称:陛下、大王、皇上、君(称皇帝);子、夫子、师、先生、吾子(称师);公、将军、大夫(称官);君、足下(称尊重的人);令尊、令母、令堂(称别人的父母);令郎、令爱(称别人的儿女);媪(称老年妇女)。
谦称:寡人、孤(先秦王侯自称) ;仆、不才、不佞、小人、愚、不肖(一般人自称);妾(女子自称);臣(臣子的自称);贱息、贱妾(“贱”谦称自己)。
贱称:小子、竖子、小竖子。
其他:尔、汝(上称下或不客气的平辈之间的称呼);先(已逝的尊长前加“先”);从(表叔伯关系);舍弟、舍妹(称自己的弟妹);家父、家母(称自己的父母)。

(三)难解词语
①徐趋:是一个词,与“疾趋”相对。据古书记载,古代行礼时的步伐有“疾趋”和“徐趋”两种,当行礼人“执龟玉”和“与尸行”的时候,用“徐趋”,其特点是步子较小,脚跟不抬起来。一般情况下,包括臣见君,用“疾趋”,其特点是步子较大,脚跟离地。触龙见太后应“疾趋”,但因为他脚有毛病,只能按“徐趋”的步子走,用前倾快步走的姿势,一步一步向前慢走。
②趋、走、步辨析
趋:指小步快走。
走:跑,比“趋”速度更快,例“走马观花”。
步:特指慢慢地走。例“亦步亦趋”。
③身和体辨析
身:原指人或动物的躯干,后词义扩大,引申为全身、生命。如“少益耆食,和于身”。
体:指构成身体的各个部分,也泛指全身。如“恐太后之玉体有所郄也”。
④辇和车辨析
“辇”,用人力推拉,“车”,用马牵引;“辇”在秦汉之后为帝王专用。不能用作兵车,而“车”可以用作兵车。

(四)通假字
太后盛气而揖之(揖作胥,胥通须,等待)
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郄”通“隙” 、病痛)
少益耆食(通“嗜”,喜欢)
必勿使反(通“返”)
奉厚而无劳(通“俸”,俸禄)

(五)古今异义
触龙说赵太后(说,shuì 劝说。今为“说话”“讲话”)
太后明谓左右(左右,侍从、近臣。今为方位名词)
老臣贱息舒祺(贱息,古代指儿子。今为叹息、休息)
窃爱怜之(怜,疼爱、喜爱,今为可怜、怜悯。)
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丈夫,古代指男子的统称。今仅指妇女的配偶)
至于赵之为赵(至于,到、上推到。现多作副词,表示另提到一事)
至而自谢(谢,告罪、道歉。今为感谢)

(六)词类活用
日食饮得无衰乎(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没死以闻(闻,使动用法,使……听到)
赵王之子孙侯者(侯,名词作动词,称侯)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尊,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尊贵)
犹不能恃无功立尊(尊,形容词用作名词,尊显的地位)
其继有在乎(继,动词用作名词,继承人,后嗣者)

(七)一词多义
(1)及
介词:趁、趁……的时候。 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连词:和、与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动词:
A.到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比得上、赶得上 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2)为
动词(wéi)
A.治理: 为川者决之使导
B.作为: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C.制造: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D.研究: 为学
介词(wèi)
A.替、给: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B.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
C.被: 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

(八)特殊句式
(1)判断句
非弗思也(表否定判断)
(2)宾语前置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疑问句,代词作宾语提前)
(3)状语后置
赵氏求救于齐
甚于妇人
贤于长安君
和于身
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而封之以膏腴之地
(4)固定句式
日食饮得无衰乎(表推测,“恐怕……吧?”“莫非……吧?”)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8014.html

春暮

春暮
朝代:宋代 作者:曹豳 原文: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暮春时节,已没有人过问路上的落花,只见浓郁的树荫,无边无际,遍及天涯。林间的黄莺早已不再啼叫了,只能独自一人迈向长满青草的池塘畔,去聆听青蛙的叫声。注释①绿阴:绿树浓荫。②冉冉:慢慢地,或柔软下垂。③天涯:天边。此指广阔大地。④独听蛙:只听见蛙鸣声。... 相关赏...

范增论

范增论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汉用陈平计,间疏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疽发背,死。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以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

【南吕】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_为酸斋解嘲

【南吕】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_为酸斋解嘲
朝代:元代 作者:张可久 原文: 为酸斋解嘲 君王曾赐琼林宴,三斗始朝天,文章懒入编修院。红锦笺,白苎篇,黄柑传。 学会神仙,参透诗禅。厌尘口嚣,绝名利,近林泉。天台洞口,地肺山前。 学炼丹,同货墨,共谈玄。兴飘然,酒家眠。洞花溪鸟结姻缘,被我瞒他四十年,海天秋月一般圆。 杨驹儿墓园 莓苔生满苍云径,人去小红亭,题情犹是酸斋赠。我把那诗韵赓,书画评,栏干凭。 茶灶尘凝,墨水冰生。掩幽...

塞下曲·其一

塞下曲·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李益 原文: 蕃州部落能结束, 朝暮驰猎黄河曲。 燕歌未断塞鸿飞, 牧马群嘶边草绿。 相关赏析 点评 唐代边塞诗不乏雄浑之作,然而毕竟以表现征戍生活的艰险和将士思乡的哀怨为多。即使一些著名的豪唱,也不免夹杂危苦之词或悲凉的情绪。当读者翻到李益这篇塞上之作,感觉便很不同,一下子就会被那天地空阔、人欢马叫的壮丽图景吸引住。它在表现将士生活的满怀豪情和反映西北风光的壮丽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