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代:宋代
作者:贺铸
原文: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闲情 一作:愁)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轻移莲步不再越过横塘路,只有用目力相送,她像芳尘一样飘去。正是青春年华时候,可什么人能与她一起欢度?是月台,是花榭,是雕饰的窗,是紧闭的朱户,这只...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承宫,琅琊姑幕人,幼时丧父,在他八岁的时候,帮别人放猪。乡里的徐子盛精通《春秋》这本书,传授的学生有上百人。承宫从他房前经过,看见那些学生在朗诵,感到很喜欢,便忘记了他的猪,听徐子盛讲经书。猪的主人对他还未回来感到十分奇怪,便前往去向承宫索要(他的猪)。看见他在听讲经书,就想用竹鞭打他。学社内的学生一起阻止,猪的主人才没有打他。承宫于是就留在徐子盛门下学习。承宫在那干苦活,上山砍柴,吃苦受累,很多年后,最终精通了这本经书。
注释
少孤:少,年少;孤,丧父
明:精通;懂得。
授:传授;教。
诸:所有的。
好:喜欢,爱好,喜好。
怪:对......感到奇怪。
索:索要。
承宫:东汉人。
琅邪:古郡名,在今山东境内。
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生。
樵薪:砍柴。
苦:干苦活。
庐:屋,此指书舍。
笞(chi).:用竹鞭鞭打。
数:几。
欲:想要,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