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新解

新解

作者:佚名

  愚公移山的故事发生在王屋山,王屋山上有王屋乡,王屋乡里有愚公村,而愚公村便是传说中愚公的故乡。  出济源市区,西行35公里便是王屋乡。

  沿济邵(邵原镇为济源市最西的一个镇)公路西行,王屋山的俊秀挺拔与山势陡峭尽入眼中,不由得感慨王屋乡之偏远及王屋乡人出行的诸多不便,由此更明白老愚公在年且九十之际,扣石垦壤,要移走太行、王屋二山愿望之迫切。

  眼前的济邵公路,双向两车道,虽随山势变化而曲折弯转,但路面十分平坦。一路西行,公路两边的防护林连绵不断,风景秀丽。

  同行的赵公文不断感慨,感叹这条道路的贯通给愚公后人带来的巨大变化。

  赵公文是济源市记者协会秘书长,老家在济源市西的邵原镇,距市区55公里,他对济邵公路开通前后山区的变化感受最深:“我1986年离开邵原镇,在这之前,从邵原镇到市区只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路,我父亲那时候是村支书,每次到县里开会都要在山上走100多里。村民养些猪、羊也卖不出去,贫穷落后是自然的。”

  1987年,济邵公路修成。1997年、2000年,济邵公路两次大修,扩整路面,济源西部的几个乡镇彻底告别了交通闭塞的落后状况。  40分钟后,汽车停靠在王屋乡愚公村村口。正对村口的是愚公移山纪念广场,广场高高的平台上立着巨大的愚公移山群雕,老愚公左手叉腰,右肩荷锄,正对着愚公村村口蜿蜒而来的柏油公路。

  相隔两千年后,愚公出山的梦终于圆了。

  愚公移山,若是象征性地去理解,把山比喻为毒瘤般的人事物的话,则值得学习其精神,否则不敢苟同了。愚公移山,从头到尾就是表现了愚公的愚不可及以及不听智叟的劝说而进行的一番巧辩罢了。大自然有其天地之造化,人力亦有圆润之道可以为之。人生短暂如蜉蝣一瞬,面对一些情况实是可以绕道而行,或迁移便可。比如愚公以及乡民,生在大山之中,本身就不便于交通行走,在这个情况下完全可以举村而迁,住到大山外面的平坦之地岂不是更好,这样既省力又省时,而且没有破坏自然,这何其不是智者之道?把宝贵的时间让自己与子孙都浪费在移山之中,岂不是莫大的悲哀?好在现在的政策是有“移民”一说,没有生搬硬套。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8197.html

徐文长传

徐文长传
朝代:明代 作者:袁宏道 原文: 余少时过里肆中,见北杂剧有《四声猿》,意气豪达,与近时书生所演传奇绝异,题曰“天池生”,疑为元人作。后适越,见人家单幅上有署“田水月”者,强心铁骨,与夫一种磊块不平之气,字画之中,宛宛可见。意甚骇之,而不知田水月为何人。 一夕,坐陶编修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恶楮毛书,烟煤败黑,微有字形。稍就灯间读之,读未数首,不觉惊跃,忽呼石篑:“《阙...

杂剧·严子陵垂钓七里滩

杂剧·严子陵垂钓七里滩
朝代:元代 作者:宫天挺 原文: 第一折 某姓严名光,字子陵,本贯会稽严州人也。自幼年好游玩江湖,即今在南阳富春山畔七里滩,钓鱼为生。方今王新室在位,为君一十七年,灭汉宗一万五千七百余口,绝刘后患,天下把这姓刘的捉拿。有一人春陵乡白水村姓刘,名秀,字文叔。不敢呼为刘文叔,改名为金和秀才。他常从我为兄相待,近日在下村李二公庄上,闲攀话饮酒。想汉朝以来, 【仙吕】【点绛唇】开创高皇...

行路难

行路难
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原文: 双丝作绠系银瓶,百尺寒泉辘轳上。悬丝一绝不可望, 似妾倾心在君掌。人生意气好迁捐,只重狂花不重贤。 宴罢调筝奏离鹤,回娇转盼泣君前。君不见,眼前事, 岂保须臾心勿异。西山日下雨足稀,侧有浮云无所寄。 但愿莫忘前者言,锉骨黄尘亦无愧。行路难,劝君酒, 莫辞烦,美酒千钟犹可尽,心中片愧何可论。 一闻汉主思故剑,使妾长嗟万古魂。 作者介绍 王昌龄 王昌龄 (69...

早梅

早梅
朝代:明代 作者:道源 原文: 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 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 相关翻译 译文 雪花落下,给植物披上了银装,一点颜色的都没有;在南边的树枝上有一些花,没有叶子。在小溪旁我都闻到了香味,抬头一看,只见梅花的影子映在农家的墙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