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剑 / 楚人涉江故事

故事

作者:佚名

  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船上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惋惜,但那楚国人似乎胸有成竹,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并向大家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大家虽然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但也不再去问他。

  船靠岸后那楚国人立即在船上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捞了半天,不见宝剑的影子。他觉得很奇怪,自言自语说:“我的宝剑不就是在这里掉下去吗?我还在这里刻了记号呢,怎么会找不到的呢?”

  至此,船上的人纷纷大笑起来,说:“船一直在行进,而你的宝剑却沉入了水底不动,你怎么找得到你的剑呢?”

  其实,剑掉落在江中后,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8238.html

燕子来舟中作

燕子来舟中作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相关翻译 注释 ⑴朱瀚题注:孤舟漂泊,惟有燕来,命题感慨。⑵湖南:这里的湖南指长沙,因其位于洞庭湖之南。动经春:已经经过了几个春天。⑶燕子衔泥:燕子为候鸟,所以每年都要衔泥筑巢。王嗣奭:出峡已三春,而客湖南则两春也。⑷这句...

丹阳送韦参军

丹阳送韦参军
朝代:唐代 作者:严维 原文: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相关翻译 译文 在丹江外城边上送别行舟,今天一别我知道两地悲愁。天晚我仍站在江南望江北,乌鸦都已归巢只见水悠悠。... 相关赏析 赏析二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给韦参军送行以及送走后的情景,表现了他们之间的真挚友谊,无限思念的深情。诗的前两句是写送行。首句“丹阳郭里”交待了送行地点在丹阳的外城边...

喜春来·七夕

喜春来·七夕
朝代:元代 作者:佚名 原文: 天孙一夜停机暇,人世千家乞巧忙,想双星心事密话头长。七月七,回首笑三郎。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天上的织女这一晚不再织布,暂停了辛劳,人间却有千家万户忙着向她乞巧。想牛郎织女互诉一年的心事,悄悄话一定不少。七月七日佳节好,禁不住回首把唐明皇笑。 注释①天孙:织女,传说为天帝的孙女。②乞巧:农历七月初七晚上,妇女向月穿针的风俗。③三郎:唐明皇李隆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