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柳营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匈奴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驱驰而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月,戒备森严。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将要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于是皇上的车队也只好拉住缰绳,慢慢前行。到了大营前,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便跪拜,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感叹地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的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匈奴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那里的将军,至于周亚夫,岂是能够侵犯他吗?”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

注释
(1)文帝:汉高祖刘邦之子刘恒,公元前180至公元前157年在位。吕后死后,周勃等平定诸吕,他以代王入为皇帝。在位期间,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减轻地税、赋役和刑狱,使农业生产有所恢复发展,又削弱诸侯势力,以巩固中央政权。旧史家把他与景帝统治时期并举,称“文景之治”。 后六年,即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
(2)匈奴:我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入边,侵入边境。
(3)宗正:官名,负责皇族内部事务的长官,由皇族担任。
(4)军:驻军。
(5)霸上:古地名,一作灞上,又名霸头,因地处霸水西高原上得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东。
(6)祝兹侯:封号。
(7)棘门:原为秦宫门,在今陕西咸阳东北。
(8)河内:郡名,今河南北部地区。守,郡的行政长官。
(9)细柳: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咸阳西南,渭河北岸。 备:防备
(10)上:指汉文帝。
(11)被:通“披”。指穿。
(12)彀(gòu):张满弓。弩(nǔ):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泛指弓。
(13)持满:把弓弦拉足。
(14)军门都尉:守卫军营的将官,职位略低于将军。
(15)节:符节,皇帝给的凭证。
(16)壁门:营门。车骑:汉代将军的名号。
(17)按:控制。辔:马缰绳。徐:慢慢地。
(18)持兵揖:手持兵器作揖。揖,双手抱拳行礼。
(19)介:铁甲;胄:头盔。为:被。
(20)式车:在车上俯身扶着车前的横木,表示尊敬。式,车前的横木,现在写作“轼”。
(21)谢:告知。
(22)曩:(nǎng)以往,从前,过去。
(23)将:将领。
(24)动:感动
(25)改容:改变神情。

通假字
军士吏被甲 被通披:披在身上
改容式车 式通轼:车前的横木
可得而犯邪 邪通耶:语气助词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8455.html

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松冈避暑。茅檐避雨。闲去闲来几度。醉扶孤石看飞泉,又却是、前回醒处。 东家娶妇。西家归女。灯火门前笑语。酿成千顷稻花香,夜夜费、一天风露。 相关赏析 赏析 这首词与《西江月·遣兴》一样,同为辛弃疾罢官后居于江西上饶时所作:以农村生活为背景的一首抒情小词。这首词作于公元1189年(淳熙十六年己酉),当时他已五十岁了。 辛弃疾的上饶新居,筑于城西北一里许的带...

鹧鸪天·博山寺作

鹧鸪天·博山寺作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 宁作我,岂其卿。人间走遍却归耕。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参考赏析 鉴赏 按理说四十多岁正是人生建功立业之心最盛,最能奋发作为之时,然而词的开首两句却说;“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大意是说,他已经不再心向国都,不再在意天下国家之事了,只流连于博山寺和它周围的山水,...

襄阳歌

襄阳歌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蓠花下迷。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旁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 一日须倾三百杯。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千金骏马换小妾,醉坐雕鞍歌《落梅》。车旁侧挂一壶酒,凤笙龙管行相催。咸阳市中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罍?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石,...

次北固山下

次北固山下
朝代:唐代 作者:王湾 原文: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青山外 一作:青山下)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