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柳营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委派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匈奴侵扰。

  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驱驰而入,将军及其属下都骑着马迎送。随即来到了细柳军营,只见官兵都披戴盔甲,手持锋利的兵器,开弓搭箭,弓拉满月,戒备森严。皇上的先行卫队到了营前,不准进入。先行的卫队说:“皇上将要驾到。”镇守军营的将官回答:“将军有令:‘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命令。’”过了不久,皇上驾到,也不让入军营。于是皇上就派使者拿符节去告诉将军:“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从皇上的武官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于是皇上的车队也只好拉住缰绳,慢慢前行。到了大营前,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抱拳行礼说:“我是盔甲在身的将士,不便跪拜,请允许我按照军礼参见。”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劳军礼仪完毕后辞去。

  出了细柳军营的大门,许多大臣都深感惊诧。文帝感叹地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先前的霸上、棘门的军营,简直就像儿戏一样,匈奴是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而俘虏那里的将军,至于周亚夫,岂是能够侵犯他吗?”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

注释
(1)文帝:汉高祖刘邦之子刘恒,公元前180至公元前157年在位。吕后死后,周勃等平定诸吕,他以代王入为皇帝。在位期间,执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减轻地税、赋役和刑狱,使农业生产有所恢复发展,又削弱诸侯势力,以巩固中央政权。旧史家把他与景帝统治时期并举,称“文景之治”。 后六年,即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
(2)匈奴:我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入边,侵入边境。
(3)宗正:官名,负责皇族内部事务的长官,由皇族担任。
(4)军:驻军。
(5)霸上:古地名,一作灞上,又名霸头,因地处霸水西高原上得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东。
(6)祝兹侯:封号。
(7)棘门:原为秦宫门,在今陕西咸阳东北。
(8)河内:郡名,今河南北部地区。守,郡的行政长官。
(9)细柳:古地名,在今陕西省咸阳西南,渭河北岸。 备:防备
(10)上:指汉文帝。
(11)被:通“披”。指穿。
(12)彀(gòu):张满弓。弩(nǔ):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泛指弓。
(13)持满:把弓弦拉足。
(14)军门都尉:守卫军营的将官,职位略低于将军。
(15)节:符节,皇帝给的凭证。
(16)壁门:营门。车骑:汉代将军的名号。
(17)按:控制。辔:马缰绳。徐:慢慢地。
(18)持兵揖:手持兵器作揖。揖,双手抱拳行礼。
(19)介:铁甲;胄:头盔。为:被。
(20)式车:在车上俯身扶着车前的横木,表示尊敬。式,车前的横木,现在写作“轼”。
(21)谢:告知。
(22)曩:(nǎng)以往,从前,过去。
(23)将:将领。
(24)动:感动
(25)改容:改变神情。

通假字
军士吏被甲 被通披:披在身上
改容式车 式通轼:车前的横木
可得而犯邪 邪通耶:语气助词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8455.html

南乡子·病枕不成眠

南乡子·病枕不成眠
朝代:清代 作者:朱孝臧 原文: 病枕不成眠,百计湛冥梦小安。 际晓东窗鹈鴂唤,无端,一度残春一惘然。 歌底与尊前,岁岁花枝解放颠。 一去不回成永忆,看看,唯有承平与少年。 作者介绍 朱孝臧 朱孝臧(1857~1931)晚清四大词家之一。一名祖谋,字古微、藿生,号沤尹、彊村,浙江归安(今吴兴县)人。光绪八年举人,次年进士,历官编修、侍讲学士、礼部侍郎。光绪三十年出为广东学政,因与总督龃龉,引...

论诗三十首·二十一

论诗三十首·二十一
朝代:元代 作者:元好问 原文: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醻无复见前贤。 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相关赏析 简析 窘步相仍:窘步,迈步迫促。相仍,相沿袭。这里指以诗唱和酬答时次韵诗受到别人诗韵脚的束缚,不能自由表抒己意。古人有用诗歌相互酬答唱和的传统。起初,和诗时只要和意即可,和诗的体式、韵脚都不用顾虑。但是后来,却发展为和诗必须用所和之诗的韵,这称为和韵。和韵有同韵与次韵之分...

鄂州南楼书事

鄂州南楼书事
朝代:宋代 作者:黄庭坚 原文: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站在南楼上靠着栏杆向四周远望,只见山色和水色连接在一起,辽阔的水面上菱角、荷花盛开,飘来阵阵香气。清风明月没有人看管自由自在,月光融入清风从南面吹来,使人感到一片凉爽和惬意。注释⑴鄂(è)州:在今湖北省武汉、黄石一带。南楼:在武昌蛇山顶。 ⑵.四顾:向四周望去...

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浣溪沙·二月和风到碧城
朝代:宋代 作者:晏几道 原文: 二月和风到碧城。万条千缕绿相迎。舞烟眠雨过清明。 妆镜巧眉偷叶样,歌楼妍曲借枝名。晚秋霜霰莫无情。 相关赏析 鉴赏 此为咏物词。词中借咏和风细雨中盛极一时、风情万种的柳枝,塑造了虽青春年少、红极一时而终归要红颜老去、潦倒落拓的歌妓舞女形象,表达了词人对于被侮辱、被损害的风尘女子的同情和关注,同时也寄寓了作者自身深沉的身世感慨。全词借助形象上的比拟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