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吟解析

解析

作者:佚名

  这首未必是汉代的才女卓文君所作,也有可能是后人杜撰。据传说,司马相如发迹后,渐渐耽于逸乐、日日周旋在脂粉堆里,直至欲纳茂陵女子为妾。卓文君忍无可忍,因之作了这首《白头吟》,呈递相如。随诗并附书曰:“春华竞芳,五色凌素,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有鸳,汉宫有水,彼物而新,嗟世之人兮,瞀于淫而不悟! 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据传司马相如阅毕这一诗一书后,忆及当年恩爱,遂绝纳妾之念,夫妇和好如初。

  司马相如给妻子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聪明的卓文君读后,泪流满面。一行数字中唯独少了一个“亿”,无亿岂不是表示夫君对自己“无意”的暗示,已毫无留念?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回了一封《怨郎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三四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字无可传(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念,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般无奈把君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九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秉烛烧香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似火红,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做男。"

  司马相如看完妻子的信,不禁惊叹妻子之才华横溢。遥想昔日夫妻恩爱之情,羞愧万分,从此不再提遗妻纳妾之事。但值得注意的是,司马相如的一切财产均来自卓文君。若是文君要和他离婚,只怕是他又要过贫穷的生活。当初的琴挑文君,动机也很值得怀疑,也许是司马相如与好友策划的。

  但也有另一说,十三字信与《怨郎诗》并非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之间真实的事情,只是一种民间的“司马相如现象”(哈尔滨教授 王立群 《百家讲坛-汉武帝》)。

  白头吟究竟是不是文君写的,并没有十分确切的记载,关于他的出处只是葛洪的西京杂记上有记载,西京杂记类似现在的小说。当时的乐府诗没有把白头吟的作者写成卓文君,后来编录及整理的也没有。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8617.html

田家

田家
朝代:唐代 作者:聂夷中 原文: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苍。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爸爸在山上耕田,儿子在山下开荒,都6月份了,地里的稻谷还没有抽穗,而官家收税的仓库已经修好了等待征敛。注释①斸:大锄,这里用作动词。有掘的意思。②禾:禾苗,特指稻苗。③秀:谷物吐穗扬花。... 相关赏析 赏析 中晚唐为数众多的悯农诗中,短小精悍之作首推李绅《 悯农二首 》,下来就要算...

淮上与友人别

淮上与友人别
朝代:唐代 作者:郑谷 原文: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扬子江的岸边杨柳依依,那乱飞的柳絮,愁坏了渡江的游子。晚风阵阵,从驿亭里飘来几声笛声,我们就要离别了,你要去潇水和湘水流经的城镇(今湖南一带),而我要去京城长安。 注释①淮(huái):扬州。②扬子江:长江在江苏镇江、扬州一带的干流,古称扬子江。③离亭:驿亭。亭....

少年游·并刀如水

少年游·并刀如水
朝代:宋代 作者:周邦彦 原文: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情人双双共进果橙。破橙的刀具光洁,像清水那样澄澈;盛橙子的盘子明净,果蔬新鲜。美人端庄高雅,用她的纤纤细手亲自为心上人般破新橙。女子对男子的一片温情,男子怎能不知呢?室内,华美的帐幔轻轻低垂,袅袅...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黄四娘家的小路上开满了鲜花,千朵万朵压垂了枝条。嬉戏流连的彩蝶不停地飞舞,黄莺叫得十分和谐动听。名句赏析——“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这是一首别具情趣的写景小诗。小路上花团锦簇,花下的枝条被压得垂下来,花瓣之上是流连忘返的彩蝶,它们围绕着花枝翩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