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都篇译文及注释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名都盛产艳丽的美女,洛阳更有风度翩翩的少年。我佩带的宝剑价值千金,身着的衣服奢华鲜艳。斗鸡在东郊的道路上,赛马于长列的楸树间。我骑马驰骋还不到半路,一双野兔就蹦到了跟前。于是立即弯起gōng弩搭上了响箭,扬鞭策马追上了南山。我左手挽弓,右手发箭,只一箭就把双兔射倒了。别的技巧还没有施展,又迎头射中空中的飞鸢。观猎的行人齐声喝彩,旁边的射手为我赞叹。归来大宴于平乐古观,美酒一斗便值十千钱。细切了鲤鱼烹煮虾羹,爆炒甲鱼再烧烤熊掌。呼朋引伴地前来入座,长长的筵席顷刻坐满。蹴鞠和击壤忙个不停,身手敏捷,花样翻新。太阳永远疾驰在西南,流逝的光景不可追攀。盛宴后我们如云骤散,明天清晨再来此畅饮游玩!

注释
①名都:大都市。妖女:艳丽的女子。京洛:指当时东汉的京城洛阳。
②长楸间:指大道上。长楸,是一种枝干高耸的落叶乔木,古时往往于大道两旁种楸树。
③捷:插。鸣镝:响箭。
④左挽因右发:左手挽弓,右手发箭。纵:放箭。两禽:指双免。“禽”字古时对鸟兽通用。
⑤鸢:鹞鹰的俗称。
⑥众工:许多善射的人。归我妍:夸赞我的本领高超。
⑦平乐:洛阳西门外的一座楼观。
⑧“脍鲤”两句:这两句是说:把鲤鱼的肉切得很细,用斑鱼做少汁的羹。脍,细切肉。臇,汁很少的肉羹。胎虾,有子的斑鱼。
⑨炮、炙:烧烤。熊蹯:熊掌。⑩鸣俦啸匹侣:呼朋唤友。俦(chóu)、匹侣:朋友,同伴。竟,坐满。连翩:连续而轻捷之状。击鞠壤:蹴鞠、击壤,都是古时的游戏。鞠为毛球,玩时用脚踢。壤为木制的游戏器具,共两块,玩时先将一块放在三四十步以外的地上,用另一块投击它。光景:日光。攀:追挽,留住。“云散”两句:众少年在黄昏时分星散回家,明天清早再来到东郊道、南山、平乐观等处游玩。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8705.html

一络索·过尽遥山如画

一络索·过尽遥山如画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过尽遥山如画。短衣匹马。萧萧落木不胜秋,莫回首、斜阳下。 别是柔肠萦挂。待归才罢。却愁拥髻向灯前,说不尽、离人话。 相关翻译 注释 短衣匹马: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尚骑射,故穿窄袖之衣,称为短衣。这里是谓穿短衣,乘匹马,奔驰在征途上。却愁二句:意谓待到行人归来,对灯夜话时,述说着别离之苦反倒使人生愁增恨。李白《江夏行》:‘谁知嫁商贾,令人却愁苦。” 拥髻...

客中忆二女

客中忆二女
朝代:明代 作者:高启 原文: 每忆门前两候归,客中长夜梦魂飞。 料应此际犹依母,灯下看缝寄我衣。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

【正宫】端正好_本是对美甘

【正宫】端正好_本是对美甘
朝代:元代 作者:未知作者 原文: 本是对美甘甘锦堂欢,生纽做愁切切阳关怨。恰离了莺花寨,早来到野水平川。急煎煎千里把程途践,景萧萧宜写在帏屏面。  【滚绣球】动羁怀的是淅零零暮雨晴,恼人肠的是日迟迟春昼暄,感离情的是娇滴滴弄喉舌啼莺语燕。舞飘飘乱纷纷柳絮飞绵,叹浮生的是草萋萋际碧天,绿茸茸柳带烟。流尽年光的是兀良响潺潺碧澄澄皱玻璃楚江如练,断送行人的是忄乞登登鞭...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轮缓缓移动的秋月洒下万里金波,就像那刚磨亮的铜镜又飞上了天廓。我举起酒杯问那月中的嫦娥:怎么办呢?白发日增,好像故意欺负我。我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还要砍去月中摇曳的桂树枝柯,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