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

朝代:唐代

作者:薛昭蕴

原文:

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
不语含嚬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

相关翻译

注释

⑴蓼(liǎo):一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中,味苦,可作药用。红蓼:开红花的水蓼。⑵整鬟:梳理发鬟。⑶含嚬(也作“颦”):愁眉不展。浦:水滨。⑷愁煞(shà):愁极了。棹(zhào)船郎:撑船人,即船夫。⑸帆尽:船已远去,不见帆影。以“帆”借代船。...

相关赏析

鉴赏

薛昭蕴不是画家,但他的这首《浣溪沙》却给读者描绘出了一幅苍凉寂寞的秋雨渡头待人图。词的上片写沙滩上秋雨中的渡头,水边长着紫红色的蓼花鸥迹成行,描绘出渡头的苍凉、寂寞。在这样的环境中,却孤零零地站着一个盛装的佳人。这三句给读者在听觉上的是风雨声,在视觉上的是热色的红蓼花,成行的沙鸥...

作者介绍

薛昭蕴 薛昭蕴 薛昭蕴,字澄州,河中宝鼎(今山西荣河县)人。王衍时,官至侍郎。擅诗词,才华出众。《北梦琐言》:薛澄州昭蕴即保逊之子也。恃才傲物,亦有父风。每入朝省,弄笏而行,旁若无人。好唱《浣溪沙》词。...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 | https://gushi.facekun.com/1877.html

黄冈竹楼记

黄冈竹楼记
朝代:宋代 作者:王禹偁 原文: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蓁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

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朝代:宋代 作者:贺铸 原文: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

石州慢·己酉秋吴兴舟中作

石州慢·己酉秋吴兴舟中作
朝代:宋代 作者:张元干 原文: 雨急云飞,惊散暮鸦,微弄凉月。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夜帆风驶,满湖烟水苍茫,菰蒲零乱秋声咽。梦断酒醒时,倚危樯清绝。 心折。长庚光怒,群盗纵横,逆胡猖獗。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两宫何处,塞垣祗隔长江,唾壶空击悲歌缺。万里想龙沙,泣孤臣吴越。 参考翻译 注释 ⑴低迷:模糊不清。⑵菰:俗称“茭白“。蒲:蒲柳,即水杨。这句说,萧瑟的秋风吹刮着杂乱的茭...

苑中遇雪应制

苑中遇雪应制
朝代:唐代 作者:宋之问 原文: 紫禁仙舆诘旦来,青旂遥倚望春台。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 相关赏析 简析 不知道庭院里今朝落下了雪花(庭霰:指落在庭院里的雪花),还以为昨夜庭院枝上开了花,比喻生动、贴切... 作者介绍 宋之问 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