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诗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这首出自隋朝的《送别》,其作者已无法考证,然而中借柳抒发的那份恋恋不舍的心境,却流传至今。据说,折柳送别的风俗始于汉代。古人赠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树速长,角它送友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而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二是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而我们今天从诗歌中所看到的用“柳”来表现离情别绪的诗句,要早于这种“习俗”。

  柳条折尽了杨花也已飞尽,借问一声远行的人什么时候回来呢

  注:古人常折杨柳枝表送别

  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此时表面是送别诗实际表达的是对隋朝灭亡的诅咒,因为隋炀帝姓杨 。

  这又另一种解释:

  末两句写春已归去而人未归来。折柳,本意在赠别;今柳条折尽,则意味着离别已久,睹旧物而怀远人。飞花,本意指春暮;今杨花飞尽,则意味着春归已久,觉行人反不如春之知情。末句直扣题旨,问夫归否;说明她已忧思满怀,情渴似火,故似火山熔岩迸涌而出。其气度韵味,自不寻常。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9158.html

重赠吴国宾

重赠吴国宾
朝代:明代 作者:边贡 原文: 汉江明月照归人, 万里秋风一叶身。 休把客衣轻浣濯, 此中犹有帝京尘。 相关赏析 赏析 重赠者,再作一诗相赠也,这首诗,还是送别诗。 汉江,流经陕豫鄂,经过作者的好友吴国宾的家乡,吴国宾来到南京,现在就要回乡,只身踏上万里归途,汉江的明月会一路相送,回家后,不要轻易把身上的衣服洗掉,因为衣上沾着了帝京的灰尘。“此中犹有帝京尘”,一句,包含了作者对吴国宾的...

迎燕

迎燕
朝代:宋代 作者:葛天民 原文: 咫尺春三月, 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 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 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 相伴过年华。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近已咫尺的阳春三月,在一户普通的老百姓家中 。为了迎接新一年里燕子的归来,不放下破旧的帘子把房屋遮蔽起来。一场春雨后燕子的翅膀上沾着丝丝的雨滴, 土地里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泥土香味,里面还混杂着雨滴砸落的花瓣。燕巢早已筑修...

杂诗三首 / 杂咏三首

杂诗三首 / 杂咏三首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 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 相关赏析 赏析 这三首诗写两夫妇别后相思。诗从男女两个方面写,由于着笔的角度不同,所以能够维妙维肖地传达出双方由心理、处境的不同决定着的表情方式的差异,所谓一种相思,两样别情。这三首诗既独立成章,又语...

【越调】寨儿令 戒嫖荡

【越调】寨儿令 戒嫖荡
朝代:元代 作者:刘庭信 原文:   撅丁威凛凛,鸨儿恶哏哏,摇撼的个寨儿吸淋淋。着你遍体参参,冷汗浸浸,手儿脚儿立钦钦。怕不出落着凤枕鸳衾,包藏着摘胆剜心。学调雏黄口岑,初出帐小哥婪。怎当地,风月担儿沉。  没算当,不斟量,舒着乐心钻套项。今日东墙,明日西厢,着你当不过连珠箭急三枪。鼻凹里抹上些砂糖,舌尖上送与些丁香。假若你便铜脊梁,者莫你是铁肩膀。也擦磨成,风月担儿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