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呈郑王十二弟鉴赏

鉴赏

作者:佚名

  这是一首写女子伤春闺怨的词作。首句“东风吹水”形象生动,但新意不强,容易让人想起与李煜同时代稍早些的冯延巳的名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而“日衔山”则要好得多。虽然“日衔山”与“青山欲衔半边日”意思相同,同样都是拟人化的手法,但“山衔日”有日升之意,多用于形容山极高之势;而“日衔山”则寓日落之意,有夕阳斜照,余晖映山之感。这里不仅点明了傍晚这一时间的概念,而且还暗从主人公细致的观察和感受中渗透出“闲”的味道。于是二句“春来常是闲”就有了更深的寓意。女主人公不仅“闲”,而且“常是闲”自然就是一个寄生的形象了。三、四两句是女主人公无聊生活的具体化、形象化,“落花狼藉”不仅是春景,而且是女子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现实的写照,所以说她醉生梦死其实是不过分的。

  下片开头,“佩声悄”借物写人,说明女子醉意未消、懒动腰肢,自然有慵倦之意。“晚妆残,凭谁整翠鬟”更说明女子无意梳妆、不饰仪容,只因春心无人解,自伤无人知,写出女子的伤春并非是为他人,而是为自己。结末两句点明主旨,进一步渲染出女主人公感慨年华逝去,无奈空唤青春的情绪。

  全词由大处着眼,至小处落笔。喻象生动、自然,描写细腻、真实,艺术技巧纯熟。但是全词哀愁太盛,有流于颓废之嫌,格调是不高的。有人分析这首词是李煜的中期作品,表现了作者面对强敌、前途未卜时的抑郁颓丧心情,有一定道理。但是就此说这首词中有对其弟李从善的不满及责备,恐怕有些言过其旨。最好还是将其视为一首虚指较强的闺怨词,按《南唐二主词汇笺》中李于鳞所云:“上写其如醉如梦,下有黄昏独坐之寂寞”,稍见从善之事即可,不应该妄加穿凿。而且,俞陛云之谓:“此词暮春怀人,倚阑极目,黯然有鸰原之思。煜虽孱主,亦情性中人也。”说的也大概如此。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19173.html

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朝代:宋代 作者:陈克 原文: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 送老薤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故人相望若为情。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相关翻译 注释 ①江城:指建康,今江苏南京。②齑盐:细碎的盐。③吴兴:在今浙江湖州。... 相关赏析 赏析 本词作于1136年冬,当时作者正在吕祉幕中为属僚,时年五十六岁。在此之前,他曾在吕祉主持下撰定《东南防守利便》,...

贺新郎·秋晓

贺新郎·秋晓
朝代:宋代 作者:蒋捷 原文: 渺渺啼鸦了。互鱼天、寒生峭屿,五湖秋晓。竹几一灯人做梦,嘶马谁行古道。起搔首、窥星多少。月有微黄篱无影,挂牵牛、数朵青花小。秋太淡,添红枣。 愁痕倚赖西风扫。被西风、翻催鬓EF2F,与秋俱老。旧院隔霜帘不卷,金粉屏边醉倒。计无此、中年怀抱。万里江南吹箫恨,恨参差、白雁横天杪。烟未敛,楚山杳。 相关赏析 赏析 这是一首“多不接处”的词。正因如此,才显出跳跃起...

【黄钟】愿成双 春思

【黄钟】愿成双 春思
朝代:元代 作者:兰楚芳 原文: 春初透,花正结,正愁红惨绿时节。待鸳鸯冢上长连枝,做一段风流话说。  【幺篇】融融日暖喷兰麝,倩东风吹与胡蝶。安排心事设山盟,准备着鲛绡血。  【出队子】青春一捻,奈何羞娇更怯。流不干泪海几时竭,打不破愁城何日缺,诉不尽相思今夜舍。  【幺篇】看看的捱不过如年长夜,好姻缘恶间谍。七条弦断数十截,九曲肠拴千万结,六幅裙搀三四摺。  ...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沈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白雪皑皑,满眼银色世界。就在这银色的世界里,一树寒梅点缀其间。那覆雪悬冰的梅枝,晶莹剔透,别在枝头的梅花,丰润姣洁。就是从这傲雪而放的梅花,人们才知道了春天就要到来的消息。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