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朝代:唐代

作者:陈子昂

原文: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明亮的蜡烛吐着缕缕青烟,高举金杯面对精美丰盛的席宴。饯别的厅堂里回忆着朋友的情意融洽,分别后要绕山过水,路途遥远。宴席一直持续到明月隐蔽在高树之后,银河消失在拂晓之中。走在这悠长的洛阳道上,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会?注释[1]琴瑟:比喻友情。[2]长河:指银河。注解:首联采用对偶...

相关赏析

鉴赏

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共两首,这是第一首。约作于公元684年(武则天光宅元年)春。时年二十六岁的陈子昂离开家乡四川射洪,奔赴东都洛阳,准备向朝廷上书,求取功名。临行前,友人设宴欢送他。席间,友人的一片真情触发了作者胸中的诗潮。旋即写成这首离别之作。这首律诗一开头便写别筵将尽,分手...

创作背景

陈子昂《春夜别友人》共有两首,这里所选的是其中的第一首。诗约作于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春。这时年方二十六岁的陈子昂告别家乡四川射洪,奔赴东都洛阳,准备向朝廷上书,求取功名。临行前,友人在一个温馨的夜晚设宴欢送他。席间,友人的一片真情触发了作者胸中的诗潮。面对金樽美酒。他不禁要歌...

作者介绍

陈子昂 陈子昂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 https://gushi.facekun.com/2024.html

咏菊

咏菊
朝代:明代 作者:丘浚 原文: 浅红淡白间深黄,簇簇新妆阵阵香。 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 相关赏析 赏析 诗贵自然,“咏物以托物寄兴为上”(清·薛雪《一瓢诗话》),托物寄兴亦以自然为绝妙,自然天成是咏物诗的至境。丘浚作诗主张自然成文,反对用奇语异辞,认为“眼前景物口头语,便是诗家绝妙辞”(《答友人论诗》)。所以,他的诗大都写得自然清新,颇多天机自动天籁自鸣机趣。他的咏物诗也......

小重山·几点疏雅誊柳条

小重山·几点疏雅誊柳条
朝代:清代 作者:张景祁 原文: 几点疏雅誊柳条。江南烟草绿,梦迢迢。十年旧约断琼箫。西楼下,何处玉骢骄? 酒醒又今宵。画屏残月上,篆香销。凭将心事记回潮。青溪水,流得到红桥。 相关翻译 注释 ①琼箫:乐器。②玉骢:马的美称。③篆香:指盘香或香的烟缕。④红桥:与上句“青溪”相对映。... 相关赏析 评解 此词对景抒情,委婉含蓄。上片写雨眷柳条,江南草绿,十年旧约,玉骢何处?令人梦魂萦绕。下片...

南乡子·戊申秋隽喜晤故人

南乡子·戊申秋隽喜晤故人
朝代:清代 作者:高鹗 原文: 甘露洒瑶池,洗出新妆换旧姿。今日方教花并蒂,迟迟,终是莲台大士慈。 明月照相思,也得姮娥念我痴。同到花前携手拜,孜孜,谢了杨枝谢桂枝。 相关翻译 注释 ①甘露:古人认为国君德至大,和气盛,则甘露降。 瑶池:古代传说中西王母所居宫阙中的地方。这里似指宫廷。②迟迟:久远。③莲台:佛语,莲华之台座。 大士:菩萨之通称。④孜孜:殷勤恭谨貌。⑤杨枝:佛徒净齿之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