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岐亭在今湖北麻城西北,苏轼的好友陈慥(季常)隐居于此。苏轼贬官黄州期间,他们经常互访,苏轼这次往岐亭也是为访陈慥。潘、古、郭三人是苏轼到黄州后新结识的友人,潘指潘丙,字彦明,人潘大临之叔。古指古耕道,通音律。郭指郭遘,喜好写挽歌。他们三人对贬谪中的苏轼帮助颇大。苏轼《东坡八首》之七说:“潘子久不调,沽酒江南村。郭生本将种,卖药西市垣。古生亦好事,恐是押牙孙(古时押牙指侠客)。家有一亩竹,无时客叩门。我穷旧交绝,三子独见存。从我于东坡,劳饷同一飧。”女王城在黄州城东十五里。苏轼于1080年(元丰三年)赴黄州贬所途中,过春风岭,正是梅花凋谢的时候,曾作《梅花二首》;过岐亭,遇故友陈慥。这次去岐亭访陈慥,正好时隔一年,景色依旧,想到前一年的凄凉境况,苏轼感慨万端,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篇。

  首联写春天来得很快,因“春寒”,仅仅十天不出门,而江边柳树已一片嫩绿。“江柳已摇村”的“摇”字很形象,活画出春风荡漾、江柳轻拂的神态。

  颔联进一步描写春景。决决,流水声,卢纶《山店》有“决决溪泉到处闻”之句。冰谷,尚有薄冰的溪谷,柳宗元《晋问》:“雪山冰谷之积,观者胆掉。”谷中尚有冰,说明是早春。早春溪流甚细,故冠以“稍闻”二字,用词精确。青青,新生野草的颜色。没,淹没,覆盖。烧痕,旧草为野火所烧,唯余痕迹。后句说青青新草覆盖了旧有烧痕。冠以“尽放”二字,更显得春意盎然。

  颈联写潘、古、郭三人为他饯行。“数亩荒园”即指女王城东禅庄院。“留我住”,“待君温”,写出了三人对苏轼的深厚情谊。而这个地方正是他一年前赴黄州所经之地,此时友人的情谊,使他回想起一年以前的孤独和凄凉。因此,尾联转以回忆作结。

  前一年苏轼赴黄州途中所作的《梅花二首》,写得非常凄苦,催人泪下。其一说:“春来幽谷水潺潺,的皪梅花草棘间。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度关山。”的皪(鲜明的样子)的梅花生于草棘,已令人心寒,又被“东风”吹落殆尽。其二说:“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梅花开于草棘中,无人欣赏,已够无聊了;而又为“东风”摧落,或随飞雪度关山,或随清溪流黄州,更令人愁苦。所谓“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即指此。末句化用杜牧《清明》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他此时也是“路上行人”,尾联不止是回忆“去年今日”,也是在写“今年今日”, 汪师韩评价说:“含蕴无穷。”(《苏诗选评笺释》)王文诰说得好:“末句暗藏‘路上行人’四字,结住道中。读者徒知赞叹,未见其夺胎之巧也。”(《苏诗编注集成》卷二十一)

  这首诗前四句写“往岐亭”途中所见,五六句写女王城饯别,末二句因饯别而联想到前一年无人“把酒慰深幽”。表面上看,全诗“于题不甚顾”(冯班语,见《纪批瀛奎律髓》),实际是紧扣题意。写初春之景,景色如画;写友人之情,情意深厚。全诗一气贯注,看似信笔挥洒,实则勾勒甚密,有天机自得之妙。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20349.html

鹦鹉灭火

鹦鹉灭火
朝代:宋代 作者:刘义庆 原文: 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爱。鹦鹉自念虽乐,此山虽乐,然非吾久居之地,遂去,禽兽依依不舍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心急如焚,遂入水沾羽,飞而洒之。 天神言:“汝虽有好意,然何足道也?”对曰:“虽知区区水滴不能救,然吾尝侨居是山,禽兽善待,皆为兄弟,吾不忍见其毁于火也!” 天神嘉其义,即为之灭火。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有鹦鹉飞到其它山栖息, ...

浣溪沙·题丁兵备丈画马

浣溪沙·题丁兵备丈画马
朝代:清代 作者:王鹏运 原文: 苜蓿阑干满上林,西风残秣独沉吟。遗台何处是黄金? 空阔已无千里志,驰驱枉抱百年心。夕阳山影自萧森。 相关翻译 注释 ①丁兵备:丁日昌,兵备指其任苏松太道。后官至江苏巡抚。②上林:上林苑,汉代长安苑囿,汉武帝自西域引入苜蓿,植于上林苑以饲马。③“遗台”句:用郭隗说燕昭王千金购马骨故事。昭王后筑黄金台以待贤。①空阔:反用杜甫诗“所向无空阔”句。... 相关赏析 评...

临平道中

临平道中
朝代:宋代 作者:道潜 原文: 风蒲猎猎弄清柔,欲立蜻蜓不自由。 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州。 相关翻译 注释 ①临平:即临平山,在今杭州市东北。②风蒲:被风吹着的蒲苇。猎猎:风声。... 相关赏析 赏析 宋诗区别于唐诗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宋诗更重视对画意的表现。考其原因,或许是宋代绘画特别发达,而许多知名作家又每兼具画家和诗人两种身份的缘故(顺便应该提到,宋代的题画诗也较之前代更为发...

曳鼎歌

曳鼎歌
朝代:唐代 作者:武则天 原文: 羲农首出,轩昊膺期。唐虞继踵,汤禹乘时。 天下光宅,海内雍熙。上玄降鉴,方建隆基。 作者介绍 武则天 武则天(624年-705年),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东)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龄最大(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为唐朝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赐号媚娘,唐高宗时初为昭仪,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