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赏析二

赏析二

作者:佚名

  上阕起以问句,从“北望神州路”落笔,一开始就把读者卷入异族侵逼、江山颓败、社稷倾危之际南宋朝野两等人士、两种主张的矛盾之中:一方面是爱国志士引颈翘盼尽早收复中原沦陷之土,一方面却是偏安朝廷高位重臣的一味主和,这种国势与国策的相悖直令作者忧心如焚,由“这场公事、怎生分付”这一问句,抖落出一片忧虑、急切而又无奈之情。起首以设问造势,既直露了作者愿望与现实冲撞下的不平心境,又造成行文上的引弓待发之势。作者没有紧接上句设问作答,而是让思维的流程回溯到宋初的一段史实,以对比来抒怀——当年老将宗泽率领宋军大败金人、驾驭太行的伟绩,令人感奋;今日朝廷既外困于异族,又内惧于义军的“握蛇骑虎”的窘境,更令人慨叹。这种历史与现实并合、交错的写法,使词的时空范围得以拓展,作者的忧时爱国之怀,正是在这种对历史的钦慕与对现实的感喟中见于纸笔。接着几句,写作者勉慰鼓舞朋友,表现出坚持联合北方义军共同抗侮、收复失地的希望与信念。笔墨之间,豪情横溢。

  下阕进一层写“悲愤”。起首联系江山残破、半壁苟安的惨痛现实,继而连设二问,连用二典,一面热切鼓励陈子华以晋“闻鸡起舞”、“击楫中流”的祖逖为楷模,为中原统一建功立业;一面沉痛指责那些南渡后但得一隅安身的统治者早已不复怀思中原失地。“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这两句明以发问,实则为他勉、为自况,一以叙事,一以状怀,前句以问代答,实为盼今陈子华荷重任前往真州能如祖逖当年渡江北伐,有不尽勉励寄望之意。“算事业、须由人做”,是志士对同道的希冀与勉励;“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是对书生胆怯的嘲笑,要人奋厉有为,为国效命,不能像新妇那样躲在车中胆小怕事,这也是胸怀报国之志、身为一介书生的作者的自勉。词人终究痛感自己书生无用,报国无路,词末终于发出了“空目送,塞鸿去”的悲愤叹息。“塞鸿”指陈子华,是说自己只能徒然目送陈子华。这首词用事带典很多,尤其是下阕,几乎句句用事,然不显堆垛,用得圆熟,用得贴切,这正是辛派词人一路的风格。作者化典用事,加深了词的悲愤苍凉的气氛,在语意、文气上一脉相承,使全词充满了一股梗概之气。

1、 王锺陵 .唐宋词鉴赏 :四川出版集团 ,2007.1 :第333页 .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20440.html

贺新郎·吴江

贺新郎·吴江
朝代:宋代 作者:蒋捷 原文: 浪涌孤亭起。是当年、蓬莱顶上,海风飘坠。帝遣江神长守护,八柱蛟龙缠尾。斗吐出、寒烟寒雨。昨夜鲸翻坤轴动,卷雕翚、掷向虚空里。但留得,绛虹住。 五湖有客扁舟舣。怕群仙、重游到此,翠旌难驻。手拍阑干呼白鹭,为我殷勤寄语。奈鹭也、惊飞沙渚。星月一天云万壑,览茫茫、宇宙知何处。鼓双楫,浩歌去。 参考赏析 赏析 这首词作于宋亡以后作者漂泊东南时期的作品。词中主...

蝶恋花·九十韶光如梦里

蝶恋花·九十韶光如梦里
朝代:清代 作者:文廷式 原文: 九十韶光如梦里。 寸寸关河,寸寸销魂地。 落日野田黄蝶起,古槐丛荻摇深翠。 惆怅玉箫催别意。 蕙些兰骚,未是伤心事。 重叠泪痕缄锦字,人生只有情难死! 作者介绍 文廷式 文廷式(1856~1904),近代词人、学者、维新派思想家。字道希(亦作道羲、道溪),号云阁(亦作芸阁),别号纯常子、罗霄山人、芗德。江西萍乡人。出生于广东潮州,少长岭南,为陈澧入室弟子。光...

漫感

漫感
朝代:清代 作者:龚自珍 原文: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相关翻译 注释 绝域:隔绝的地域,言其远。此指我国边疆。惘然:失志的样子。指从军的愿望未能实现。东南:指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当时英、美、葡等国已开始在东南沿海一带的广州、漳州(今属厦门)、宁波进行经济掠夺。词笺:写诗词的纸,亦可作“诗词”看。笺,古代小幅而极精致的纸。... 相关赏析 创作背...

【南吕】一枝花_鬓鬟梳绿云

【南吕】一枝花_鬓鬟梳绿云
朝代:元代 作者:未知作者 原文:   鬓鬟梳绿云,肌瘦消红玉。蛾眉颦翠黛,粉脸堕珍珠。遍洒东风,刮落梨花雨,低头长叹吁。长叹罢罗帕频淹。都尽千丝万缕。  【梁州】愁怨恨还如堆积,旧精神不似当初。自从万里人南去。尘锦瑟,帐漫流苏。香焚宝鼎,酒冷金壶。对青鸾不待妆梳,到黄昏着甚支吾。怕的是照闲庭月色朦胧,倦的是透珠帘花香馥郁,愁的是印纱窗竹影扶疏。自心,黯忖。悔当时错发送上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