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漏子

朝代:唐代

作者:温庭筠

原文: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
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帘幕,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
梦长君不知。
星斗稀,钟鼓歇,帘外晓莺残月。兰露重,柳风斜,
满庭堆落花¤
虚阁上,倚阑望,还似去年惆怅。春欲暮,思无穷,
旧欢如梦中。
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知我意,感君怜,
此情须问天¤
香作穗,蜡成泪,还似两人心意。山枕腻,锦衾寒,
觉来更漏残。
相见稀,相忆久,眉浅淡烟如柳。垂翠幕,结同心,
待郎熏绣衾¤
城上月,白如雪,蝉鬓美人愁绝。宫树暗,鹊桥横,
玉签初报明。
背江楼,临海月,城上角声呜咽。堤柳动,岛烟昏,
两行征雁分¤
京口路,归帆渡,正是芳菲欲度。银烛尽,玉绳低,
一声村落鸡。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
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

作者介绍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更漏子 | https://gushi.facekun.com/2059.html

送张舍人之江东

送张舍人之江东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张翰江东去,正值秋风时。天清一雁远,海阔孤帆迟。 白日行欲暮,沧波杳难期。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 相关翻译 译文 张舍人这次去江东,就和你本家著名的张翰去江东的季节一样,正值秋风吹起的时候。秋高天清气爽,一雁远远飞去,海阔天高,载你的孤帆迟迟不舍离去。眼看白日就要下山了,你这一去,怕是沧海渺茫,再见难期。 万兴的是你要去的吴洲也有明媚的月亮,我们虽...

【双调】新时令

【双调】新时令
朝代:元代 作者:未知作者 原文: 郑元和,当初有家缘。骑骏马,来过粉墙边。一段风流,佳人二八年;四目相窥,才郎三坠鞭。心坚石也穿,如鱼似水效鹣鹣。郎君梦撒毡,鸨儿苦爱钱。瓦罐爻槌,凄凉受了万千;夜宿卑田,则为李亚仙。 ...

洞仙歌·咏柳

洞仙歌·咏柳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 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 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 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相关赏析 赏析 上片写柳的体态标格和风韵之美。起拍说腊尽梅凋,既点明节令,且借宾唤主,由冬梅引出春柳。以“新春”紧承“腊尽”,写腊月已尽,新春来临,早...

约客 / 有约

约客 / 有约
朝代:宋代 作者:赵师秀 原文: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梅子黄时,处处都在下雨,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时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诗人(赵师秀)无聊地轻敲棋子,震落了灯花。 注释①约客:邀请客人来相会。②黄梅时节:农历四、五月间,江南梅子黄了,熟了,大都是阴雨绵绵的时候,称为“梅雨季节”,所以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