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夜与故人偶集 /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朝代:唐代

作者:戴叔伦

原文: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秋夜里一轮满月高挂天空,光华洒满宫城的门户千重。在京城能和江南一样相聚,大家反而怀疑是梦里相逢。秋风惊动枝头栖宿的乌鹊,露草里唧唧哭叫着的寒虫。漂泊在外的游客应该长醉,相互挽留怕听报晓的响钟。注释1、偶集:偶然与同乡聚会。2、城阙:宫城前两边的楼观,泛指城池。3、千重:千层,...

相关赏析

鉴赏

诗写故人在秋夜月满时,居然能偶集京城长安,感慨无限。因为相见非易,应作长夜之欢,故最怕晓钟,担心分手。首联写相聚时间、地点;颔联写相聚出其不意,实属难得;颈联以曹操的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典故,暗寓乡思。末联写羁旅之愁,应作长醉,款款写来,层次分明,写...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羁旅之中与故人偶然相聚的情景。首联写与故人相聚的时间、地点;颔联写在乱世中相聚实属出其不意;颈联写秋夜的凄凉景色,暗寓他乡生活的辛酸况味;尾联写长夜叙谈,借酒浇愁,深刻地表达了对故人相聚的珍惜和朋友间深厚的友谊。全诗叙事写景,情景交融,含蓄婉转,真切感人。“天秋月...

作者介绍

戴叔伦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子夜吴歌·秋歌

子夜吴歌·秋歌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秋月皎洁,长安城一片光明,家家户户传来捣衣的声音。砧声任凭秋风吹,怎么也吹不尽,总是牵系玉关的亲人。什么时候才能平定敌人(胡人),丈夫就可以结束漫长征途? 注释1子夜吴歌:六朝乐府吴声歌曲。2一片月:一片皎洁的月光。3万户:千家万户。4吹不尽:吹不散。5...

少年游·算来好景只如斯

少年游·算来好景只如斯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算来好景只如斯,惟许有情知。寻常风月,等闲谈笑,称意即相宜。 十年青鸟音尘断,往事不胜思。一钩残照,半帘飞絮,总是恼人时。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只求你知道,只要懂得,因为有你,才是好景,才能称意,哪怕十年音尘绝,回想起来也只有彼时是美好的,否则就算一样月钩精巧、柳絮轻盈,也只是憔悴人看憔悴景,一发凄清。注释①这首词的词牌名得名于宋晏殊《珠玉...

春日京中有怀

春日京中有怀
朝代:唐代 作者:杜审言 原文: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相关翻译 译文 今年外出游玩的时候,自己独自来到了长安,没有朋友同游心中带着春愁来看春天,没有了春天的感觉。上林苑中的花白白地开放了,细柳营前的柳叶也徒有新芽。朋友们这时在南桥应该玩得正是尽兴,将军府里朋友们欢聚都不...

【越调】酒旗儿

【越调】酒旗儿
朝代:元代 作者:乔吉 原文: 陪雅斋万户游仙都洞天 千古藏真洞,一柱立晴空,石笋参差似太华峰,醉入天台梦。绿树溪边晚风,碧云不动,粉香吹下芙蓉。 作者介绍 乔吉 乔吉(1280?~1345) 元代杂剧家、散曲作家。一称乔吉甫,字梦符,号笙鹤翁,又号惺惺道人。太原人,流寓杭州。钟嗣成在《录鬼簿》中说他“美姿容,善词章,以威严自饬,人敬畏之”,又作吊词云:“平生湖海少知音,几曲宫商大用心。百年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