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朝代:唐代

作者:刘昚虚

原文:

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
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
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咏思劳今夕,江汉遥相望。

相关赏析

赏析

总体  这首诗是“以诗代书 ”诗人从京口(故城在今江苏镇江市)附近扬子江暮秋时节的肃杀景象缓缓写起,从迷茫的景色中引出独居越乡的客愁,进而怀想起远在湖北襄阳的友人孟浩然。全诗在结构上层层引进,步步深入,读来如友人晤谈,娓娓情深。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作者在对越中扬子江(即长江)暮...

作者介绍

刘昚虚 刘昚虚字全乙,亦字挺卿,号易轩。盛唐著名诗人。生于开元二年(公元714年)。20岁中进士,22岁参加吏部宏词科考试,得中,初授左春坊司经局校书郎,为皇太子校勘经史;旋转崇文馆校书郎,为皇亲国戚的子侄们校勘典籍,均为从九品的小吏。...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 https://gushi.facekun.com/2362.html

书愤五首·其二

书愤五首·其二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原文: 白发萧萧卧泽中,秪凭天地鉴孤忠。 厄穷苏武餐毡久,忧愤张巡嚼齿空。 细雨春芜上林苑,颓垣夜月洛阳宫。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相关赏析 赏析 这两首诗是作者七十三岁时在山阴所作。他说“盖人之情,悲愤积于中而无言,始发为诗。不然,无诗矣。”(《渭南文集》卷十五《澹斋居士诗序》)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陆游经常在作品中抒发出浓勃深沉的积愤。这两首所...

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朝代:宋代 作者:刘克庄 原文: 水亭凝望久,期不至、拟还差。隔翠幌银屏,新眉初画,半面犹遮。须臾淡烟薄霭,被西风扫尽不留些。失了白衣苍狗,夺回雪兔金蟆。 乘云径到玉皇家。人世鼓三挝。试自判此生,更看几度,小住为佳。何须如钩似玦,便相将、只有半菱花。莫遣素娥知道,和他发也苍华。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水亭旁注目远望,归期还没到,猜测着还差几天。隔着绿色的帷幔屏风,画着新长出的...

春怀示邻里

春怀示邻里
朝代:宋代 作者:陈师道 原文: 断墙着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 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著尘沙。 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 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相关翻译 注释 ①蜗成字:蜗牛爬过之处留下的粘液,如同篆文,称为蜗篆。②网开三面:《吕氏春秋》:“汤见置四面网者,汤拔其三面,置其一面,祝曰:‘昔蛛蝥作网,令人学之,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共犯命者。’”③两衙:众蜂簇拥蜂...

忆梅

忆梅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滞留在远离家乡的地方,依依不舍地向往着春天的景物。寒梅最能惹起人们怨恨,因为老是被当作去年开的花。注释1、定定:唐时俗语,类今之“牢牢”。2、天涯:此指远离家乡的地方,即梓州。3、物华:万物升华,指春天的景物。4、寒梅:早梅,多于严冬开放。5、恨:怅恨,遗憾。6、去年花:指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