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隐士

朝代:两汉

作者:淮南小山

原文:

桂树丛生兮山之幽,偃蹇连蜷兮枝相缭。
山气巄嵷兮石嵯峨,溪谷崭岩兮水曾波。
猿狖群啸兮虎豹嗥,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岁暮兮不自聊,蟪蛄鸣兮啾啾。
坱兮轧,山曲岪,心淹留兮恫慌忽。
罔兮沕,憭兮栗,虎豹穴。
丛薄深林兮,人上栗。
嵚岑碕礒兮,碅磳磈硊;
树轮相纠兮,林木茷骫。
青莎杂树兮,薠草靃靡;
白鹿麏麚兮,或腾或倚。
状貌崟崟兮峨峨,凄凄兮漇漇。
獼猴兮熊罴,慕类兮以悲;
攀援桂枝兮聊淹留。
虎豹斗兮熊罴咆,禽兽骇兮亡其曹。
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桂树丛生啊在那深山幽谷,枝条弯弯啊纠结缠绕在一起。山中云雾弥漫啊岩石巍峨,山谷险峻啊溪水激起层层高波。虎豹吼叫啊群猿悲啼,登山升树啊王孙隐居在这里。王孙久留深山不归来啊,满山遍野啊春草萋萋。转眼岁末心中烦乱啊,满耳夏蝉哀鸣声声急。山中啊云遮雾盖,深山啊盘曲险阻,久留山中啊寂寞...

相关赏析

鉴赏

《招隐士》给人一种森然可怖,魂悸魄动的特殊感受。作者以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采用夸张、渲染的手法,极写深山荒谷的幽险和虎啸猿悲的凄厉,造成怵目惊心的艺术境界,成功地表达了渴望隐者早日归还的急切心情。通篇感情浓郁,意味深永,音节谐和,情辞悱恻动人,为后代所传诵。通过对山水、溪谷、巉岩...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招隐士 | https://gushi.facekun.com/3103.html

清平乐·怀人

清平乐·怀人
朝代:宋代 作者:赵崇 原文: 莺歌蝶舞。池馆春多处。满架花云留不住。散作一川香雨。 相思夜夜情_。青衫泪满啼红。料想故园桃李,也应怨月愁风。 参考赏析 鉴赏 当时词人客居他乡。那正是春光明媚的销魂时分,绿杨烟外莺啼婉转;百花丛中蝶舞蜂飞,池边的客馆前洋溢着浓浓的春意。“池馆春多处”中的这个“多”字,看似平常,实则用的非常贴切,恰到好处,较之“浓”、“满”、“密”、“繁”等字眼,实在准确得多,...

沁园春·梦冷蘅芜

沁园春·梦冷蘅芜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梦冷蘅芜,却望姗姗,是耶非耶。怅兰膏渍粉,尚留犀合;金泥蹙绣,空掩蝉纱。影弱难持,缘深暂隔,只当离愁滞海涯。归来也,趁星前月底,魂在梨花。 鸾胶纵续琵琶,问可及、当年萼绿华。但无端摧折,恶经风浪;不如零落,判委尘沙。最忆相看,娇讹道字,手剪银灯自泼茶。令已矣,便帐中重见,那似伊家。 参考赏析 简析 这是一首悼亡之作。柔情绵渺,哀惋深致,凄清伤感,...

子夜吴歌·夏歌

子夜吴歌·夏歌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相关翻译 注释 注释 ①子夜吴歌:六朝乐府吴声歌曲。《唐书·乐志》:“《子夜吴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乐府解题》:“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李白的《子夜吴歌》也是分咏四季,这是第三首《秋歌》。并由原来的五言四句扩展为五言六句。②镜湖...

九日渡江

九日渡江
朝代:明代 作者:李东阳 原文: 秋风江口听鸣榔,远客归心正渺茫。 万里乾坤此江水,百年风日几重阳。 烟中树色浮瓜步,城上山形绕建康。 直过真州更东下,夜深灯影宿维扬。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