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丽·咏白菊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小楼寒,夜长帘幕低垂。恨萧萧、无情风雨,夜来揉损琼肌。也不似、贵妃醉脸,也不似、孙寿愁眉。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长夜里,虽然放下了帘幕,小楼上依旧寒气逼人。 可恨那萧萧飒飒的无情风雨,在夜里摧残着如玉的白菊。 看那白菊,不似杨贵妃的微红醉脸,也不似孙寿的娇柔愁眉。 韩令偷香,徐娘傅粉,他们的行径都不能拿来与白菊相比。 细细看取,屈原和陶令,孤傲高洁的品性正与白菊相宜。 微风吹起,白菊的...

相关赏析

赏析

多丽,一名“鸭头绿”,一名“陇头泉”139字,是“漱玉词”中最长的一首。曾慥《乐府雅词》题作“咏白菊”。词先渲染了菊赏的深静寒寂的氛围。一个“恨”字承上启下,表现了孤居独处,良辰难再的抒情主人公对风雨摧花的敏锐的感受。在李清照的词中,“花”是出现得最多的意象。她笔下的花,不仅有人...

作者介绍

李清照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多丽·咏白菊 | https://gushi.facekun.com/3468.html

浣溪沙·江村道中

浣溪沙·江村道中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原文: 十里西畴熟稻香,槿花篱落竹丝长,垂垂山果挂青黄。 浓雾知秋晨气润,薄云遮日午阴凉,不须飞盖护戎装。 相关赏析 赏析 范成大是一位热爱自然、热爱农村生活的诗人,他虽然“累官权吏部尚书,拜参知政事,尝帅蜀,继帅广西,复帅金陵”,但却对乡土具有一种赤子之心的感情,从“不须飞盖护戎装”一语来看,这首小令当写于戎马倥偬之中,写于他军旅生活的江村道上。小令上阕写他...

莺梭

莺梭
朝代:宋代 作者:刘克庄 原文: 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 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春天,黄莺飞鸣迅速,穿梭于园林之间,时而在柳树上,时而在乔木上,似乎对林间的一切都有着深厚的情感。黄莺的啼叫声就像踏动织布机时发出的声音一般。洛阳三月,百花争奇斗艳,竞相开放,犹如锦绣。你看那些辛勤的黄莺正忙碌于园林之中,正是它们,费了多么大的工夫,才织成...

晓窗

晓窗
朝代:清代 作者:魏源 原文: 少闻鸡声眠,老听鸡声起。 千古万代人,消磨数声里。 相关赏析 鉴赏 由少到老,世上千千万万代人,他们的岁月与生命,都无一例外地消磨在报晓的鸡鸣中,无志者消沉,蹉跎岁月;有志者奋发,建功立业。人生短促,时不我待。... 作者介绍 魏源 魏源(1794~1857年),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名远达,字默深,又字墨生、汉士,号...

清平乐·池上纳凉

清平乐·池上纳凉
朝代:清代 作者:项鸿祚 原文: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 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相关翻译 注释 ①清话:清新美好。②桃笙:指竹席。据说四川闽中万山中,有桃笙竹,节高而皮软,杀其青可做簟,暑月寝之无汗,故人称簟为桃笙。... 相关赏析 赏析 此词写夏夜在庭院荷塘边乘凉的情景。上片写夜的宁静清幽,下片刻画乘凉时的心情。夏末纳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