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朝代:清代

作者:查慎行

原文:

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
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
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
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
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
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此时骊龙潜最深,目炫不得衔珠吟。
巨鱼无知作腾踔,鳞甲一动千黄金。
人间此境知难必,快意翻从偶然得。
遥闻渔父唱歌来,始觉中秋是今夕。

相关翻译

注释

①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诗人由贵州返回海宁,途径洞庭湖,正值中秋,游后作成此诗。②霾云:阴云。蓬蓬:茫茫覆盖貌。冒:覆盖。③敛容:改变容颜。④冯夷宫:冯夷,神话传说中的水神,其宫殿在湖水深处。⑤“此时”二句:骊龙,黑色的龙。《庄子·列御》记:骊龙颌下有珠,经常浮游...

相关赏析

鉴赏

这首诗写洞庭湖的月夜景色。诗的开篇展现湖上风云变化的雄奇场面,为下面写湖光月色作好铺垫。在具体描写时,诗人用了比喻的手法,如“镜面横开十余丈”、“巨鱼无知作腾踔,鳞甲一动千黄金”句;并融会神话传说与典故,如“冯夷宫”、“此时骊龙潜最深,目炫不得衔珠吟”句,把月亮从初升到当空的过程...

作者介绍

查慎行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 | https://gushi.facekun.com/3949.html

【双调】新水令 春日闺思

【双调】新水令 春日闺思
朝代:元代 作者:汤舜民 原文: 一帘飞絮滚凤团,启朱扉眼花撩乱。腕消金钏松,腰瘦翠裙宽。独步盘桓,幽窗下画栏畔。  【驻马听】妆点幽欢,凤髓茶温白玉碗;安排佳玩,龙涎香袅紫金盘。琼花露点滴水晶丸,荔枝浆荡漾玻璃罐。日光酣,天气暖,牡丹风吹不到芙蓉幔。  【乔牌儿】娇莺时,杜字自呼唤。故人一去音尘断,这芳菲谁顾管。  【鸿门凯歌】冷淡了联珠翡翠冠,离披了合彩鸳鸯...

【仙吕】后庭花 拟古

【仙吕】后庭花 拟古
朝代:元代 作者:邵亨贞 原文:    铜壶更漏残,红汝春梦阑。江上花无语,天涯人未还。倚楼闲,月明千里,隔江何处山?  刺船鹦鹉洲,题诗黄鹤楼。金谷铜驼梦,湘云楚水愁。少年游,好怀依旧,故人还在不? ...

鹧鸪天·杨柳东塘细水流

鹧鸪天·杨柳东塘细水流
朝代:清代 作者:蒋春霖 原文: 杨柳东塘细水流,红窗睡起唤晴鸠。屏间山压眉心翠,镜里波生鬓角秋。 临玉管,试琼瓯,醒时题恨醉时休。明朝花落归鸿尽,细雨春寒闭小楼。 相关翻译 注释 ①玉管:毛笔的美称。②琼瓯(ōu):美酒。... 相关赏析 赏析 此词借景抒情。上片写景。东塘杨柳,春波细流,红窗睡起,枝上鸣鸠,山压翠眉,鬓角生秋。下片抒情。时临玉管,或试琼瓯,醒时题恨,醉时便休。“明朝落花归...

拜星月·高平秋思

拜星月·高平秋思
朝代:宋代 作者:周邦彦 原文: 夜色催更,清尘收露,小曲幽坊月暗。竹槛灯窗,识秋娘庭院。笑相遇,似觉琼枝玉树,暖日明霞光烂。水眄兰情,总平生稀见。 画图中、旧识春风面。谁知道、自到瑶台畔。眷恋雨润云温,苦惊风吹散。念荒寒、寄宿无人馆。重门闭、败壁秋虫叹。怎奈向、一缕相思,隔溪山不断。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夜色深深,仿佛在催着天明,眼看要到了三更天。清清的露水如同洗尘,让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