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唐代
作者:王昌龄
原文: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胡...
朝代:清代
作者:项鸿祚
原文: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
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①清话:清新美好。②桃笙:指竹席。据说四川闽中万山中,有桃笙竹,节高而皮软,杀其青可做簟,暑月寝之无汗,故人称簟为桃笙。...
此词写夏夜在庭院荷塘边乘凉的情景。上片写夜的宁静清幽,下片刻画乘凉时的心情。夏末纳凉,临水扶醉,听荷塘一阵雨过,想到过了今夜,这声音即将变做秋声。自是词人体物感时情怀,然于闲适中亦微含愁意。作者善于以传神之笔,抓住刹那间的愁情,描绘出如画的境界。...
项鸿祚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