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见蔡桓公

朝代:先秦

作者:韩非

原文: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

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扁鹊觐见蔡桓公,在桓公面前站着看了一会儿,扁鹊说:“您有病在皮肤纹理间,不医治恐怕会加重。”桓侯说:“我没有病。”扁鹊离开后,桓侯说:“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以此作为(自己的)功劳。” 过了十天,扁鹊又进见桓侯,说:“您的病在肌肉里,不及时医治将会更加严重。”桓侯又不...

相关赏析

创作背景

战国时代是群雄并立,战乱频繁的年代,也是人才辈出学术思想空前活跃的年代。诸子百家为了宣扬自己的主张纷纷著书立说、聚众讲学。“时代造英雄”,这样的时代要求当时的作家的著作逻辑严谨,精心选材,说理透彻,令人信服。本文仅以199字的篇幅包容了这样丰富的内容,在运用比喻说理,叙述事件,塑...

鉴赏

这篇故事选自《韩非子·喻老》,题目是后人加的。内容带有劝喻型性。文章以时间为序,以蔡桓公(桓侯)的病情的发展为线索,通过扁鹊“四见”的局势,通过记叙蔡桓公因讳疾忌医最终致死的故事,阐明一个道理:不能盲目相信自己,不能讳疾忌医。同时给人们以启迪:对待自己的缺点、错误,也像...

作者介绍

韩非 韩非 韩非子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约公元前281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师从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扁鹊见蔡桓公 | https://gushi.facekun.com/473.html

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朝代:明代 作者:张宁 原文: 一曲清商,人别后、故园几度。 想翠竹、碧梧风采,旧游何处。 三径西风秋共老,满庭疏雨春都过。 看苍苔、白石易黄昏,愁无数。 峄山畔,淇泉路。空回首,佳期误。 叹舞鸾鸣凤,归来迟暮。 冷淡还如西草,凄迷番作江东树。 且留他、素管候冰丝,重相和。 相关翻译 注释 碧梧:绿色的梧桐树。常用以比喻美好的才德或英俊的仪态。清商:商声,古代五音之一。古谓其调凄清悲凉,...

双双燕·咏燕

双双燕·咏燕
朝代:宋代 作者:史达祖 原文: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春社日刚刚过去,你们就在楼阁的帘幕中间穿飞,屋梁上落满了旧年的灰尘,冷冷清清。分开...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朝代:宋代 作者:晏殊 原文: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作一首词曲喝着一杯美酒。想起去年同样的季节还是这种楼台和亭子。天边西下的夕阳什么时候才又转回这里?花儿总要凋落是让人无可奈何的事。那翩翩归来的燕子好像旧时的相识。在弥漫花香的园中小路上,我独自地走来走去。 注释一曲新词酒一杯:...

【双调】清江引_碧山丹房早

【双调】清江引_碧山丹房早
朝代:元代 作者:张可久 原文: 碧山丹房早起 翠蓬一壶天地小,又是邯郸道。寻真客到来,梦短人惊觉,冷冷玉望松月晓。 张子坚运判席上三首 功名壮年今皓首,拣得溪山秀。清霜紫蟹肥,细雨黄花瘦,床头一壶新糯酒。 去来去来归去来,菊老青松在。生前酒一杯,死后名千载,淮阴侯不如彭泽宰。 云岩隐居安乐窝,尽把陶诗和。村醪蜜样甜,山栗拳来大,梅窗一炉松叶火。 作者介绍 张可久 张可久(约127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