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代:唐代
作者:李峤
原文:
乌鹊填应满,黄公去不归。势疑虹始见,形似雁初飞。
妙应七星制,高分半月辉。秦王空构石,仙岛远难依。
作者介绍
李峤 李峤(644~713)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子,笾豆有践。
译文怎么砍伐斧子柄?没有斧子砍不成。怎么迎娶那妻子?没有媒人娶不成。砍斧柄啊砍斧柄,这个规则在近前。要想见那姑娘面,摆好食具设酒宴。注释1.伐柯:砍取做斧柄的木料。《说文解字》:柯,斧柄也;伐,击也,从人,持戈。2.匪:同“非”。克:能。3.取:通“娶”。4.则:原则、方法。此处指按一定方法才能砍伐……
《国风豳风伐柯》是首男子新婚燕尔时所唱的歌,描述了他婚姻的美满。首章明白告诉读者:媒妁是使两人好合的人。男女双方的结合,要有媒人从中料理,婚姻才得以成功。作者说得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其道理就像做个斧柄那样简单明白,兴中有比,比喻浅显易懂。诗的第二章赞美了新婚的妻子,但奇怪的是,一不赞其年轻貌美,二不……
从此诗字面意思来看,这是一首迎亲之歌。先秦时代是中国传统婚姻文化的形成时期。许嘉璐就曾经在《先秦婚姻说略》中将这一时期称为婚姻问题的“过渡阶段”。周公制礼,用以规范人们的行为。婚姻是形成家庭的基础,也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自然倍受重视,同样被纳入了礼的范畴,确立了聘娶婚的核心体制。“媒氏”也成为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