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哀伯谏纳郜鼎

朝代:先秦

作者:左丘明

原文:

夏四月,取郜大鼎于宋,纳于大庙,非礼也。
臧哀伯谏曰:“君人者,将昭德塞违,以临照百官;犹惧或失之,故昭令德以示子孙。是以清庙茅屋,大路越,通括席,大羹不致,粢食不凿,昭其俭也;衮冕黻珽,带裳幅舄,衡紞纮綖,昭其度也;藻率鞞鞛,鞶厉游缨,昭其数也;火龙黼黻,昭其文也;五色比象,昭其物也;钖鸾和铃,昭其声也;三辰旂旗,昭其明也。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百官于是乎戒惧,而不敢易纪律。今灭德立违,而置其赂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百官象之,其又何诛焉?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官之失德,宠赂章也。郜鼎在庙,章孰甚焉?武王克商,迁九鼎于雒邑,义士犹或非之,而况将昭违乱之赂器于大庙。其若之何?”公不听。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  夏季四月,(桓公)从宋国取得郜国大鼎,安放在太庙里,这样做不合礼制。  臧哀伯劝谏(桓公)说:“做国君的,应当发扬道德,阻塞邪恶,以(更好地)管理和监察百官;还怕有缺失的地方,所以发扬美德给子孙后代做示范。因此,太庙用茅草盖顶,大车上用蒲席做垫子,(祭祀用的)肉汁不加调...

相关赏析

评析

《臧哀伯谏纳郜鼎》的中心内容是臧哀伯批评鲁桓公“取郜大鼎于宋”并“纳于大庙”这件事的“非礼”。那么,到底什么是礼呢?礼的范畴极其广泛,内容极其复杂,但一言以蔽之,就是本书《郑庄公戒饬守臣》一文的评论文字所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如果用今天更切合礼的历史本质的话说,它是奴隶制社……

创作背景

《臧哀伯谏纳郜鼎》选自《左传桓公二年》。前710年的春天,宋国太宰华父督杀死司马孔父嘉,并占有了孔父嘉“美而艳”的妻子。宋殇公为此很生气,华父督害怕,就干脆把殇公也杀了,另立宋庄公。华父督为了取得各诸侯国对此事的默认,先后对齐、陈、郑、鲁等国进行贿赂。鲁桓公接受了宋国送给的郜鼎,并把它安放在太庙里。……

作者介绍

左丘明 左丘明 左丘明 (前556年-前451年),姓丘,名明。汉族,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今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东衡鱼村)人。相传为春秋末期曾任鲁国史官,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军事家。晚年双目失明,相传著有中国重要的史书巨著《左氏春秋》(又称《左传》)和《国语》,两书记录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价值的原始资料。由于史料翔实,文笔生动,引起了古今中外学者的爱好和研讨。被誉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孔子、司马迁均尊左丘明为“君子”。历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经师;宋封瑕丘伯和中都伯;明封先儒和先贤。...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臧哀伯谏纳郜鼎 | https://gushi.facekun.com/5021.html

酬郭给事 / 赠郭给事

酬郭给事 / 赠郭给事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东门高阁凝聚着太阳的余辉,桃李盛开,柳絮飞扬。宫中钟声疏落已到傍晚,门下省中听得见鸟儿的鸣叫,往来的官吏稀少。早晨戴着玉饰恭恭敬敬地上朝,傍晚捧着皇帝的诏书朝拜回来。虽然勉力想追随你,无奈年老...

春怀示邻里

春怀示邻里
朝代:宋代 作者:陈师道 原文: 断墙着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 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著尘沙。 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 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相关翻译 注释 ①蜗成字:蜗牛爬过之处留下的粘液,如同篆文,称为蜗篆。②网开三面:《吕氏春秋》:“汤见置四面网者,汤拔其三面,置其一面,祝曰:‘昔蛛蝥作网,令人学之,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共犯命者。’”③两衙:众蜂簇拥蜂...

醉歌(示伎人商玲珑)

醉歌(示伎人商玲珑)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罢胡琴,掩秦瑟,玲珑再拜歌初毕。谁道使君不解歌, 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 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玲珑玲珑奈老何, 使君歌了汝更歌。 作者介绍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

薛宝钗咏白海棠

薛宝钗咏白海棠
朝代:清代 作者:曹雪芹 原文: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相关翻译 注释 ①珍重:珍视,看重。芳姿:美好的姿态,指花容。②手瓮:可提携的盛水的陶器。③胭脂:即胭脂红色。洗出:洗掉所涂抹的而想出本色。北宋诗人梅尧臣《蜀州海棠》诗:“醉看春雨洗胭脂。”秋阶:秋天的台阶。影:指海棠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