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奔月 / 嫦娥飞天

朝代:两汉

作者:刘安 撰

原文:

昔者,羿狩猎山中,遇姮娥于月桂树下。遂以月桂为证,成天作之合。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豖希、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托与姮娥。逢蒙往而窃之,窃之不成,欲加害姮娥。娥无以为计,吞不死药以升天。然不忍离羿而去,滞留月宫。广寒寂寥,怅然有丧,无以继之,遂催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欲配飞升之药,重回人间焉。

羿闻娥奔月而去,痛不欲生。月母感念其诚,允娥于月圆之日与羿会于月桂之下。民间有闻其窃窃私语者众焉。

相关翻译

译文

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一天,...

相关赏析

民间传说

民间的传说又略有不同,大体谓嫦娥吃了丈夫从西王母那儿偷来的不死之药后,飞到月宫。但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正是她倍感孤寂之心情的写照。嫦娥向丈夫倾诉懊悔后,又说:“平时我没法下来,明天乃月圆之候,你用面粉作丸,团团如圆月形状,放在屋子的西北方...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嫦娥奔月 / 嫦娥飞天 | https://gushi.facekun.com/525.html

所见

所见
朝代:清代 作者:袁枚 原文: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他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注释牧童:指放牛的孩子。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樾(yuè):树阴凉儿。意欲:想要。捕:捉。鸣:叫。... 相关赏析 创作背景 诗人在旅途的路...

咏瀑布

咏瀑布
朝代:清代 作者:冯云山 原文: 穿天透地不辞劳,到底方知出处高。 溪涧焉能留得住,终须大海作波涛。 相关赏析 赏析 此诗由唐宣宗李忱与香严闲禅师的联句点化而来。李忱即帝位之前,因武宗嫉之,曾遁迹为僧。一日与禅师在庐山观瀑,禅师有意试探李忱心志,提出共作连句而先咏二句曰:“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李忱应声续作二句:“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无意之间披露出自己不甘寂寞...

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

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簌簌无风花自亸。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落日多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千转柁。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