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里行

朝代:魏晋

作者:曹操

原文: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关东的仗义之士都起兵讨伐那些凶残的人。最初约会各路将领订盟,同心讨伐长安董卓。讨伐董卓的各路军队汇合以后,因为各有自己的打算,力不齐一,互相观望,谁也不肯率先前进。势利二字引起了诸路军的争夺,随后各路军队之间就自相残杀起来。袁绍的堂弟袁术在淮南称帝号,袁绍谋立傀儡皇帝在北方刻...

相关赏析

赏析

这首《蒿里行》可以说是《薤露行》的姐妹篇,清人方东树的《昭昧詹言》中说:“此用乐府题,叙汉末时事。所以然者,以所咏丧亡之哀,足当哀歌也。《薤露》哀君,《蒿里》哀臣,亦有次第。”就说明了此诗与《薤露行》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不同。《蒿里》也属乐府《相和歌·相和曲》,崔豹《古...

创作背景

公元189年(东汉中平六年),汉灵帝死,少帝刘辩即位,何进等谋诛宦官,不成,被宦官所杀;袁绍袁术攻杀宦官,朝廷大乱;董卓带兵进京,驱逐袁绍、袁术,废除刘辩,另立刘协为帝(献帝),自己把持了政权。公元190年(初平元年),袁术、韩馥、孔伷等东方各路军阀同时起兵,推袁绍为盟主,曹操为...

作者介绍

曹操 曹操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蒿里行 | https://gushi.facekun.com/574.html

夜游宫 秋怀四首(选二)

夜游宫 秋怀四首(选二)
朝代:清代 作者:陈维崧 原文: 一派明云荐爽,秋不住,碧空中响。 如此江山徒莽苍。 伯符耶? 寄奴耶? 嗟已往。 十载羞厮养,孤负煞,长头大颡。 思与骑奴游上党。 趁秋晴,(足庶)莲花,西岳掌。 耿耿秋情欲动,早喷入霜桥笛孔。 快倚西风作三弄。 短狐悲,瘦猿愁,啼破冢。 碧落银盘冻,照不了,秦关楚陇。 无数蛰吟古砖缝。 料今宵,靠屏风,无好梦。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1625~1682)清代词人...

渑池

渑池
朝代:唐代 作者:汪遵 原文: 西秦北赵各称高,池上张筵列我曹。 何事君王亲击缶,相如有剑可吹毛。 相关翻译 注释 ①“池上”句:指公元前279年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的渑池之会。②君王:指秦昭襄王嬴稷。击缶:指渑池会上蔺相如胁迫秦昭王给赵王击缶的故事。③相如:指赵国大臣蔺相如。有剑可吹毛:吹毛断发,形容宝剑的锋利。... 相关赏析 简析 这是一首咏古的七言绝句,作者以战国时期秦赵渑池之会上蔺相如...

房兵曹胡马诗

房兵曹胡马诗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参考翻译 译文 译文  房兵曹的这一匹马是产自大宛国的名马,它那精瘦的筋骨像刀锋一样突出分明。它的两耳如斜削的竹片一样尖锐,跑起来四蹄生风,好像蹄不践地一样。这马奔驰起来,从不以道路的空阔辽远为难,骑着它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驰骋沙场,甚至可托生死。拥...

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

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
朝代:宋代 作者:张炎 原文: 山空天入海,倚楼望极,风急暮潮初。一帘鸠外雨,几处闲田,隔水动春锄。新烟禁柳,想如今、绿到西湖。犹记得、当年深隐,门掩两三株。 愁余。荒洲古溆,断梗疏萍,更漂流何处。空自觉、围羞带减,影怯灯孤。常疑即见桃花面,甚近来、翻笑无书。书纵远,如何梦也都无。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远山随着空阔的长天没入了大海,我倚着高楼遥望海天之际,风势劲急黄昏时暮潮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