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殿前欢_次韵桂婆婆

朝代:元代

作者:张可久

原文:

次韵

桂婆婆,云娘行酒雪儿歌。倚南楼唤起东山卧,同入无何。停杯问素娥,芳年大,不嫁空担阁。朱颜去了,还再来么?

春情

话相思,晓鸟啼在绿杨枝。起来搔首人独自,谩写乌丝。和梨园乐府诗,代锦帕回文字,诉玉女伤心事。刘郎去后,燕子来时。

秋思

写新愁,一声羌管满天秋。骨崖崖人比山容瘦,孤倚南楼。珠帘上玉钩,宝篆销金兽,画鼓催银漏。关心渭水,回首并州。

归山

伯人嫌,休官归去效陶潜。山房幸有猿鹤占,试卷疏帘。池边翠藓,屋角垂杨苫,山色揉蓝染。闲花点点,凉月纤纤。

夜宴

锦排场,云鬓扶醉肉屏香。芙蓉被暖销金帐,酒尽更长。新声改乐章,莲儿唱,花落秋江上。银蟾耿耿,玉马当当。

苕溪遇雪

水晶宫,四围添上玉屏风。姮娥碎翦银河冻,搀尽春红。梅花纸帐中,香浮动,一片梨云梦。晓来诗句,画出渔翁。

归兴

暮云遮,故山千里路途赊。飘零湖海得还舍,整顿些些。苔荒竹径斜,树老茅亭趄,柳减荷花谢。双飞翡翠。一梦胡蝶。

西溪道中

笑掀髯,西溪风景近新添。出门便是三家店,绿柳青帘。旋挑来野菜甜,杜酝浊醪酽,整扮村姑斩女。谁将草书,题向茅檐。

爱山亭上

小阑干,又添新竹两三竿。倒持手版颐看,容我偷闲。松风古砚寒,藓上白石烂,蕉雨疏花绽。青山爱我,我爱青山。

作者介绍

张可久 张可久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张可久肖像(林晋生作)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双调】殿前欢_次韵桂婆婆 | https://gushi.facekun.com/5753.html

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昼夜乐·洞房记得初相遇
朝代:宋代 作者:柳永 原文: 洞房记得初相遇。便只合、长相聚。何期小会幽欢,变作离情别绪。况值阑珊春色暮。对满目、乱花狂絮。直恐好风光,尽随伊归去。 一场寂寞凭谁诉。算前言、总轻负。早知恁地难拚,悔不当时留住。其奈风流端正外,更别有,系人心处。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 相关翻译 注释 ①洞房:深邃的住室。后多用以指妇女所居的闺阁。②只合:只应该。③阑珊:将残、将尽之意。④恁地难拼:这...

田家行

田家行
朝代:唐代 作者:王建 原文: 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 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 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 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 回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乡间农家欢欣鼓舞,喜乐自得,平日的愁怨一洗而空,连话语的音调也与平常不同。炎炎夏日,麦浪滚滚,夏粮丰收了。夏茧也丰收了,檐...

望月(一作客中月)

望月(一作客中月)
朝代:唐代 作者:于武陵 原文: 离家凡几宵,一望一寥寥。新魄又将满,故乡应渐遥。 独临彭蠡水,远忆洛阳桥。更有乘舟客,凄然亦驻桡。 参考赏析 简析 “虚空落泉千仞直”,首句写出千仞山壁,飞泉直落,气势显得十分震撼壮阔;更为震撼者是第二句“雷奔入江不停息”,从声音上写出了它雄伟壮阔的气势。 “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三四两句化动为静,把瀑布比成白练,镶在青青的山色中间,从色彩和...

咏白海棠

咏白海棠
朝代:清代 作者:曹雪芹 原文: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相关翻译 注释 (1)秋容:指白海棠花,“秋”点明花开的季节,“容”用拟人的手法喻其美好。(2)攒:簇聚。“七节攒成”是说花在枝上层层而生,开得很繁盛。雪,喻花。(3)出浴太真:杨贵妃,字玉环,号太真,为唐玄宗所宠,曾赐浴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