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胡十八

朝代:元代

作者:张养浩

原文:

正妙年,不觉的老来到。思往常,似昨朝,好光阴流水不相饶,都不如醉了,睡着。任金乌搬废兴,我只推不知道。

从退闲,遇生日,不似今,忒稀奇。正值花明柳媚大寒食,齐歌着寿词,满斟着玉杯,愿合堂诸贵宾,都一般满千岁。

客可人,景如意,檀板敲,玉箫吹。满堂香蔼瑞云飞,左壁厢唱的,右壁厢舞的。这其间辞酒杯,大管是不通济。

试算春,九十日,屈指间,去如飞。三分中却早二分归,便醉的似泥,浑都有几时。把金杯休放闲,须臾间日西坠。

人会合,不容易,但少别,早相离。幸然有酒有相识,对着这般景致,动着这般乐器。主人家又海量宽,劝诸公莫辞醉。

人笑余,类狂夫,我道渠,似囚拘。为些儿名利损了身躯,不是他乐处,好教我叹吁。唤蛾眉酒再斟,把春光且邀住。

自隐居,谢尘俗,云共烟,也欢虞。万山青绕一茅屋,恰便似画图中间裹着老夫。对着这无限景,怎下的又做官去。

作者介绍

张养浩 张养浩 张养浩(1269—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双调】胡十八 | https://gushi.facekun.com/6059.html

一舸

一舸
朝代:清代 作者:吴伟业 原文: 霸越亡吴计已行,论功何物赏倾城? 西施亦有弓藏惧,不独鸱夷变姓名。 作者介绍 吴伟业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司马迁墓

司马迁墓
朝代:唐代 作者:牟融 原文: 落落长才负不羁,中原回首益堪悲。英雄此日谁能荐, 声价当时众所推。一代高风留异国,百年遗迹剩残碑。 经过词客空惆怅,落日寒烟赋黍离。

长安晚秋 / 秋望 / 秋夕

长安晚秋 / 秋望 / 秋夕
朝代:唐代 作者:赵嘏 原文: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相关翻译 注解及译文 注释(1)云物:指天空中的云雾。 拂曙:拂晓。(2)高秋:深秋。(3)横塞:越过关塞(4)篱菊:篱笆旁的菊花。晋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5)红衣:指红色的莲花瓣(6)渚莲:水中州渚上长...

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朝代:唐代 作者:王勃 原文: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回望故乡,身处他乡,设席送朋友离开,举杯之际,分外愁。心中已经厌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种愁苦,我想北归不得,鸿雁为何还要从北方来。注释九月九日:指重阳节。望乡台:古代出征或流落在外乡的人,往往登高或登土台,眺望家乡,这种台称为望乡台。他席:别人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