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井游记

朝代:明代

作者:袁宏道

原文: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北京一带气候寒冷,花朝节过后,冬天余下的寒气还很厉害。冷风时常刮起,刮起就飞沙走石。拘束在一室之中,想出去不可得。每次冒风疾行,不到百步就(被迫)返回。  二十二日天气略微暖和,偕同几个朋友出东直门,到满井。高大的柳树夹立堤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湿润,一望空旷开阔,(觉得自己...

文言现象

一词多义1、乍:波色乍(zhà)明 (初,始)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xiá)也 (突然,忽然)2、鳞鳞浪层层 名词作状语,波浪像鱼鳞似的一层一层的呷浪之鳞(代鱼)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指鱼类和爬行动物)3、然晶晶然如镜之新开 (……的样子)然徒步...

相关赏析

主题

记叙了作者游历满井所看到的早春景色,抒发了作者喜悦的心情,表达了作者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体现作者厌恶官场生活,亲近大自然的情怀。以及寄情于山石草木的潇洒之情。是作者对春回大地的喜悦,对自然界重新焕发生机的欣赏和赞美。...

研讨

第一段:花朝节过后 城中余寒犹厉的景象第二段:2月22日满井的早春景色第三段:物我交融(议论)袁宏道生于江南(湖北公安)。北国的寒冷,多少阻住了他的游兴。文章的第一段,就写了这种欲游不能的苦恼。早春二月,乍暖还寒,这对北方人来说本不足为奇,但对一个在江南长大的人来说,却是不可忍受...

赏析

文章的开头就不俗,充分反映了作者“不拘格套”和“发人所不能发”的文学主张。作者在文中是写春游,但一开头却写不能游;作者在文中要表现的是早春时节那将舒未舒的柳条和如浅鬣寸许的麦苗,但开头却大写气候恶劣,“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在这种气候下,即使有心去郊游也无法成行:“...

写作背景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让他进京。他只好收敛起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第二年,升为国子监助教,《满井游记》写于这一年的早春二月,他和几个朋友一起游览了京郊的满井,心情愉悦,文章在此背景写成。...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满井游记 | https://gushi.facekun.com/63.html

祝英台近·北固亭

祝英台近·北固亭
朝代:宋代 作者:岳珂 原文: 澹烟横,层雾敛。胜概分雄占。月下鸣榔,风急怒涛飐。关河无限清愁,不堪临鉴。正霜鬓、秋风尘染。 漫登览。极目万里沙场,事业频看剑。古往今来,南北限天堑。倚楼谁弄新声,重城正掩。历历数、西州更点。 相关翻译 注释 (1)胜概分雄占:胜景曾是英雄豪杰分占之地。(2)鸣榔:用木条敲船,使鱼惊而入网。... 相关赏析 赏析 作者以寥寥七十余字,将夜登北固亭的所见、所...

浣溪沙(春情)

浣溪沙(春情)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风压轻云贴水飞,乍晴池馆燕争泥。沈郎多病不胜衣。 沙上不闻鸿雁信,竹间时听鹧鸪啼。此情惟有落花知。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 崖崩路绝猿鸟去,惟有乔木搀天长。 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 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 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 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山色葱茏,烟水渺茫,大小二孤山,耸立江水中央。崖高险绝,猿鸟不度,乔木破空。有客舟从那里而来,桨声流水间船身抑扬。沙滩平坦,微风徐来,望客...

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

采桑子·土花曾染湘娥黛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土花曾染湘娥黛,铅泪难消。清韵谁敲,不是犀椎是凤翘。 只应长伴端溪紫,割取秋潮。鹦鹉偷教,方响前头见玉萧。 相关翻译 注释 ①土花二句:谓斑痕累累的湘妃竹,青青如黛,竹身长满了苔藓。土花,苔藓。铅泪,指晶莹之泪。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②清韵二句:谓清韵声声,那不是谁敲击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