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调】寿阳曲 梅影

朝代:元代

作者:徐再思

原文:

枝横水,花未雪,镜中春玉痕明灭。梨云梦残人瘦也,弄黄昏半窗明月。 手帕
香多处,情万缕,织春愁一方柔玉。寄多才怕不知心内苦,带胭脂泪痕将去。 春情
心疼事,肠断词,背秋千泪痕红渍。剔春纤碎榴花瓣儿,就窗纱砌成愁字。
昨宵是,你自说,许是咱这般时节。到西厢等的人静也,又不成再推明夜。
闲情绪,深院宇,正东风满帘飞絮。怕梨花不禁三月雨,是谁教燕衔春去? 醉姬
绯霞佩,金缕衣,枕东风美人深醉。便休将玉箫花下吹,怕惊回海棠春睡。 柳腰
连环玉,一搦酥,舞春风柳丝相妒。沈东阳带红香双抱住,怕随着彩云飞去。

作者介绍

徐再思 徐再思引(1320年前后在世),元代散曲作家。字德可,曾任嘉兴路吏。因喜食甘饴,故号甜斋。浙江嘉兴人。生卒年不详,与贯云石为同时代人,今存所作散曲小令约100首。作品与当时自号酸斋的贯云石齐名,称为“酸甜乐府”。后人任讷又将二人散曲合为一编,世称《酸甜乐府》,收有他的小令103首。...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双调】寿阳曲 梅影 | https://gushi.facekun.com/6403.html

逢入京使

逢入京使
朝代:唐代 作者:岑参 原文: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热泪湿双袖还不断流淌。在马上与你相遇但无纸笔,请告诉家人说我平安无恙。(与你相遇 一译:熟人)注释(1)选自《岑参集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卷七。入京使:回京城长安的使者。(2)唐代诗人。曾任嘉州(现在四川乐山)刺史。(3)故园:指长安和自己.....

陇头吟

陇头吟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关西老将不胜愁,驻马听之双泪流。 身经大小百余战,麾下偏裨万户侯。 苏武才为典属国,节旄空尽海西头。 相关赏析 简析 这是王维用乐府旧题写的一首边塞诗,题目一作《边情》。一、二两句,先写一位充满游侠豪气的长安少年夜登戍楼观察“太白”(金星)的星象,表现了他渴望建立边功、跃跃欲试的壮志豪情...

采桑子·十年前是尊前客

采桑子·十年前是尊前客
朝代:宋代 作者:欧阳修 原文: 十年前是尊前客,月白风清,忧患凋零。老去光阴速可惊。 鬓华虽改心无改,试把金觥。旧曲重听。犹似当年醉里声。 相关翻译 注释 ⑴ 十年前:是一个概数,泛指他五十三岁以前的一段生活。⑵ 金觥:大酒杯。... 相关赏析 赏析 此词开头是回忆。十年以前,这期间,多少人生况味,他只以“月白风清”四字概括。“月白风清”四字,色调明朗,既象征处境的顺利,也反映心情的愉悦,给...

红线毯

红线毯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红线毯,择茧缲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 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 披香殿广十丈馀,红线织成可殿铺。 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 美人蹋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 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 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 宣城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 百夫同担进宫中,线厚丝多卷不得。 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 地不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