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

朝代:南北朝

作者:谢朓

原文: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徒念关山近,终知返路长。
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
引领见京室,宫雉正相望。
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
驱车鼎门外,思见昭丘阳。
驰晖不可接,何况隔两乡?
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
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
寄言罻罗者,寥廓已高翔。

参考翻译

注释

⑴谢脁曾为随王萧子隆文学。子隆好辞赋,谢脁深被赏爱,被长史王秀之所嫉,因事还都。脁于途中作诗寄同僚,叙恋旧之情。下都:即指还金陵。京邑:指金陵。西府:指荆州随王府。新林:浦名,在今南京市西南。⑵未央:未已。③此二句言去都已近,去西府更远。⑷耿耿:明净。⑸宫雉:宫墙。⑹金波指月光。鳷鹊:汉观名,在甘泉……

参考赏析

简析

永明十一年秋,谢脁从荆州随王府被召回下都建业时,写了这首诗。诗歌写沿途所见之景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西府同僚和随王的留恋之情,同时透露出对奉召回京的疑惧和对前途的深重忧心。这首诗采用比兴、比喻等手法来抒发忧愤交聚的心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诗中写道“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前一句把自己喻为飞鸟,把……

作者介绍

谢朓 谢朓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谢朓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偶见·深山曲路见

偶见·深山曲路见
朝代:明代 作者:徐祯卿 原文: 深山曲路见桃花,马上匆匆日欲斜。 可奈玉鞭留不住,又衔春恨到天涯。 作者介绍 徐祯卿 徐祯卿(1479-1511)字昌谷,一字昌国,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祖籍常熟梅李镇,后迁居吴县。明代文学家,被人称为“吴中诗冠”,是吴中四才子(亦称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因“文章江左家家玉,烟月扬州树树花”之绝句而为人称誉。...

宴清都·秋感

宴清都·秋感
朝代:宋代 作者:吴文英 原文: 万里关河眼。愁凝处,渺渺残照红敛。天低远树,潮分断港,路回淮甸。吟鞭又指孤店。对玉露金风送晚。恨自古、才子佳人,此景此情多感。 吴王故苑。别来良朋鸦集,空叹蓬转。挥毫记烛,飞觞赶月,梦销香断。区区去程何限。倩片纸、丁宁过雁。寄相思,寒雨灯窗,芙蓉旧院。 相关翻译 注释 ⑴宴清都:词牌名。又名“四代好”。《清真集》、《梦窗词集》并入“中吕调”。一百零二字...

【商调】梧叶儿_赠歌妓红绡

【商调】梧叶儿_赠歌妓红绡
朝代:元代 作者:卢挚 原文: 赠歌妓 红绡皱,眉黛愁,明艳信清秋。文章守,令素侯,最风流,送花与疏斋病叟。 席间戏作四章 花间坐,竹外歌,颦翠黛转秋波。你自在空踌躇,我如何肯恁么,却又可信着他,没倒断痴心儿为我。 低声语,娇唱歌,韵远更情多。筵席上,疑怪他,怎生呵,眼挫里频频地觑我。 新来瘦,忒闷过,非酒病为诗魔。纤腰舞,皓齿歌,便俏些个,待有甚风流罪过。 全不见白髭鬓,才四十整,...

寒菊 / 画菊

寒菊 / 画菊
朝代:宋代 作者:郑思肖 原文: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你在秋天盛开,从不与百花为丛。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边,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注释1、不并:不合、不靠在一起。并,一起。2、疏篱:稀疏的篱笆。3、未穷:未尽,无穷无尽。4、抱香死:菊花凋谢后不落,仍系枝头而枯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