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

朝代:南北朝

作者:谢朓

原文: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徒念关山近,终知返路长。
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
引领见京室,宫雉正相望。
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
驱车鼎门外,思见昭丘阳。
驰晖不可接,何况隔两乡?
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
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
寄言罻罗者,寥廓已高翔。

参考翻译

注释

⑴谢脁曾为随王萧子隆文学。子隆好辞赋,谢脁深被赏爱,被长史王秀之所嫉,因事还都。脁于途中作诗寄同僚,叙恋旧之情。下都:即指还金陵。京邑:指金陵。西府:指荆州随王府。新林:浦名,在今南京市西南。⑵未央:未已。③此二句言去都已近,去西府更远。⑷耿耿:明净。⑸宫雉:宫墙。⑹金波指月光。鳷鹊:汉观名,在甘泉……

参考赏析

简析

永明十一年秋,谢脁从荆州随王府被召回下都建业时,写了这首诗。诗歌写沿途所见之景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西府同僚和随王的留恋之情,同时透露出对奉召回京的疑惧和对前途的深重忧心。这首诗采用比兴、比喻等手法来抒发忧愤交聚的心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诗中写道“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前一句把自己喻为飞鸟,把……

作者介绍

谢朓 谢朓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谢朓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韩愈 原文: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 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奶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不要说官事冗杂,年纪老大,已经失去了少年时追赶春天的...

【南吕】十样锦

【南吕】十样锦
朝代:元代 作者:未知作者 原文: 【破挂真】引子忆别娇容情分浅,终朝废寝忘餐。离绪恹恹,情怀攘攘,别后又添悒怏。  【绣带宜春令】幽窗下沉吟半晌,追思俏的娇娘。娉婷处不弱似莺莺,娇娆处可比双双。非奖,最堪夸他性格儿温柔,难描他身材儿生得停当。说不尽风流可喜,万般模样。  【太平白练序】想当日月下星前,吐胆倾心,把誓盟深讲。行思坐想,望尽老今生,同佼攵鸾凰。谁想,...

秋行

秋行
朝代:宋代 作者:徐玑 原文: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傍柳边行。 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浪细生。 相关翻译 译文 秋天的蝉声叫得就像古筝洪亮的音响,我聼者蝉声悠闲地在杨柳边行走者,小溪裏的溪水平静的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忽然刮起裏一阵风,吹来的叶子落在小溪裏,在溪水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相关赏析 赏析 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不乏清新之词、脍炙人口如同怡然而忘俗的田园短笛,能给人以心灵...

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

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
朝代:宋代 作者:石孝友 原文: 愁云淡淡雨潇潇。暮暮复朝朝。别来应是,眉峰翠减,腕玉香销。 小轩独坐相思处,情绪好无聊。一丛萱草,几竿修竹,数叶芭蕉。 相关赏析 鉴赏 起两句十二个字,连用四叠字:云淡淡,知是疏云;雨潇潇,应是小雨,如李清照《蝶恋花》词:“潇潇微雨闻孤馆”,而非“风雨潇潇”(《诗·郑风·风雨》的“暴疾”(朱熹《诗集传》)的急风骤雨。淡云无语,细雨有声,这淅淅沥沥的声音,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