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春暮

朝代:宋代

作者:李冠

原文:

遥夜亭皋闲信步。
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桃杏依稀香暗渡。
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夜间在亭台上踱着步子,不知道为何清明刚过,便已经感觉到了春天逝去的气息。夜里飘来零零落落的几点雨滴,月亮在云朵的环绕下,散发着朦胧的光泽。桃花、杏花在暗夜的空气中散发着幽香,不知道在园内荡着秋千,轻声说笑的女子是谁?对她千万般思念,在辽阔的天地里,竟无一处可以安排“我”的相思...

相关赏析

赏析

“遥夜”交待时间,夜色未深,但也入夜有一段时间了。词人“信步”上着一个“闲”字,点染出一副随意举步、漫不经心的样子。“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是无理之语。按说“清明才过”,春光正好,词人却已经“伤春暮”了,看来“闲信步”当含有排遣内心某种积郁的用意。上片最后两句是词人耳目所见,刚刚...

简评

时节已过清明,桃杏芳香依然。小雨之后,淡月朦胧。信步亭皋,忽闻秋千架上,笑语轻盈,勾起了心中的万缕相思。诗人把惜春、伤春与怀人的思绪,融为一体。全词写得轻柔纤巧,婉丽多姿。此词通过作者暮春夜晚漫步时所见的景色,表达了词人起伏扬抑的伤春、相思情怀。全词以清景无限来烘托、暗示人物情感...

赏析

这是一首抒情词,写的是作者在夜间出外散步时的所见所闻和引起的一系列感慨。词的开头就点明了散步的时间和地点:水边平地,刚过清明的暮春之际。作者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为春光将逝而感伤,因而在夜间不愿就寝,索性出门跑到水边空旷之地独自徘徊。“数点”两句是他的耳闻目见:刚刚听到几点雨声,却...

作者介绍

李冠 李冠 约公元一o一九年前后在世字世英,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真宗天禧中前后在世。与王樵、贾同齐名;又与刘潜同时以文学称京东。举进士不第,得同三礼出身,调乾宁主。冠著有《东皋集》二十卷,不传。存词五首。《宋史本传》传于世。 沈谦《填词杂说》赞其《蝶恋花》“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句,以为“‘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俱不及”。...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蝶恋花·春暮 | https://gushi.facekun.com/6514.html

水调歌头(饶风岭上见梅)

水调歌头(饶风岭上见梅)
朝代:宋代 作者:王质 原文: 花上插苍碧,花下走清湍。浓霜深覆残雪,更有月相参。似我竹溪茅屋,欲晓未明天气,扶杖绕篱看。秦楚五千里,何处是江南。饶风下,人不断,马相连。颇尝见有此客,相属意忄卷々。欲为横吹出塞,无处可寻羌管,短策叩征鞍。策断征鞍裂,惊堕玉毵毵。 ...

渡江·大江骇浪限

渡江·大江骇浪限
朝代:清代 作者:谈迁 原文: 大江骇浪限东南,当日降帆有旧惭。 击揖空闻多慷慨,投戈毕竟为沉酣。 龙天浩劫馀弧塔,海岳书生别旧庵。 闻道佛狸曾驻马,岂因佳味有黄柑?

【双调】水仙子_西湖秋夜今

【双调】水仙子_西湖秋夜今
朝代:元代 作者:张可久 原文: 西湖秋夜 今宵争奈月明何,此地那堪秋意多。舟移万顷冰田破,白鸥还笑我,拚余生诗酒消磨。云子舟中饭,雪儿湖上歌,老子婆婆。 吴山秋夜。 山头老树起秋声,沙嘴残潮荡月明。倚阑不尽登临兴,骨毛寒环佩轻,桂香飘两袖风生。携手乘鸾去,吹箫作凤鸣,回首江城。 次韵 蝇头老子五千言,鹤背扬州十万钱。白云两袖吟魂健,赋庄生《秋水》篇,布袍宽风月无边。名不上琼林殿,...

天道

天道
朝代:唐代 作者:冯道 原文: 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请君观此理,天道甚分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