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天与秋光

朝代:宋代

作者:李清照

原文: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秋天的天空无云清爽,看到菊花知道重阳节快到了。披上粗衣,饮着没过滤的酒,每一阵秋风,一场秋雨,带来习习秋凉。黄昏时刻的院落,给人悲凉的感觉,酒醒过后往事浮现出来使愁肠更愁。怎么能忍受这漫漫长夜,明月照在这空床之上。听着远处的捣衣声,蟋蟀发出的长而尖的叫声,还有漫长的漏声,感觉时光过的太慢了。注释……

参考赏析

鉴赏

此词只冷雪盦本《漱玉词》收入,他本皆未收,故属存疑之作。李清照婚后,丈夫名城曾离家远行,她以《醉花阴.·重阳》寄给赵明诚,抒写重阳佳节对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南渡后,赵明诚病故,她避乱漂泊,在一个 近重阳的时节,写了这首《行香子》,表象他对逝去丈夫的缅怀及悲凉的心情。前者...

作者争议

关于作品的作者有两个说法:一说是李清照,一说是无名氏。近代学者王学初在《李清照集校注》中写道:无名氏作,见《乐府雅词拾遗》卷下(《全宋词》失收)。 李文裿辑的《漱玉词》误作李清照词。 上海《李清照集》云:“此词见《花草粹编》,除冷雪庵本《漱玉词》(指李文裿辑《漱玉词》)外,各本俱未收。”按传世《花草……

创作背景

从《行香子》词的词意来看,当知此词作于重阳节之前。那时的菊花开、秋凉袭来无不揭示了时间背景。在城里的一座院落中,一个独居于此的人,那份孤寂,借酒浇愁,独守空房。在梦中醒来,无法安眠,只有听取砧声、蟋蟀声、更声来打发时间。事件的描写是一个独守空房的妇女打发无聊的时光,整个题材属于闺怨词。……

作者介绍

李清照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行香子·天与秋光 | https://gushi.facekun.com/6545.html

送梓州李使君

送梓州李使君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文翁翻教授,不敢依先贤。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万壑古树高耸云天,千山深处杜鹃啼啭。山中春雨一夜未停,树丛梢头流淌百泉。汉女辛劳织布纳税,巴人地少诉讼争田。望你发扬文翁政绩,奋发有为不负先贤。注释⑴梓州:《唐诗正音》作“东川”。梓州是隋唐州名,治所在今四川三台。李使君:李叔明...

山坡羊·北邙山怀古

山坡羊·北邙山怀古
朝代:元代 作者:张养浩 原文: 悲风成阵,荒烟埋恨,碑铭残缺应难认。知他是汉朝君,晋朝臣? 把风云庆会消磨尽,都做北邙山下尘。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君,也唤不应! 相关翻译 注释 ⑴北邙山:中国名山中,北邙山怎么看都无出奇之处,然而,它又绝对名播于世。梳理中国文化的脉络,北邙山是不能跳过的一站,在这片高不过300米的小丘陵上,竟有6个朝代、24位帝王长眠于此,东汉光武帝刘秀、陈朝后主陈叔...

帝台春·芳草碧色

帝台春·芳草碧色
朝代:宋代 作者:李甲 原文: 芳草碧色,萋萋遍南陌。暖絮乱红,也知人、春愁无力。忆得盈盈拾翠侣,共携赏、凤城寒食。到今来,海角逢春,天涯为客。 愁旋释。还似织。泪暗拭。又偷滴。谩伫立、遍倚危阑,尽黄昏,也只是、暮云凝碧。拚则而今已拚了,忘则怎生便忘得。又还问鳞鸿,试重寻消息。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春草碧绿,郁郁葱葱,长满了南面的大路。暖风中花瓣乱舞,飞絮蒙蒙,也仿佛理解人的...

【仙吕】一半儿_佳人才子共

【仙吕】一半儿_佳人才子共
朝代:元代 作者:未知作者 原文: 佳人才子共双双,纨扇轻摇玉体凉,荷钱贴水满池塘。拭罗裳,一半儿斜披一半儿敞。  南楼昨夜雁声悲,良夜迢迢玉漏迟,花梧树底叶成堆。被风吹,一半儿沾泥一半儿飞。  见佳人缟素一身穿,阁着泪汪汪在坟墓前,哭着痛人天。一只手匙撩一半儿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