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相关翻译

译文

迎着风儿,想要劝春光停住脚步。春光却停留在了城南的青草路上。它不愿同岸边的落花一样随流水而去,暂且就成为在泥土上飘舞的飞絮。看着镜中头发花白的自己,惋惜逝去的时光。人没有辜负春天,是春天自己辜负了自己啊!从梦中醒来才感觉远离了许多忧愁,只是牵挂着风雨中的梨花是否安然。...

相关赏析

赏析

这是一首伤春词,由伤春而感伤自己年华流逝,第一、两句,想要留住春光,然而已是芳草萋萋的暮春时节,开头即点出伤春的意味,为全词奠定了感伤的基调,接着似站在春天的角度说春不甘和落花一样随水而去,了无踪迹,只好暂且作粘于泥上的飞絮。“落花”、“飞絮”均为飘零之物,然在词人笔下,似落花流...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 https://gushi.facekun.com/6736.html

【中吕】快活三过朝天子_偕程令尹游

【中吕】快活三过朝天子_偕程令尹游
朝代:元代 作者:张可久 原文: 偕程令尹游烟萝洞 农成耒耜功,吏散簿书丛。一樽还许野人同,郊外联飞鞚。 二公,意浓,破五日渊明俸。梅边醉袖袅花风,乐与渔樵共。踞虎登龙,翔鸾飞凤,晴山千万峰。留连醉翁,招邀妙容,同入烟萝洞。 春思 花前想故人,楼下几销魂。一声孤雁破江云,望断无音信。 倚门,夜分,月淡寒灯尽。梅梢窗外影昏昏,花落香成阵。泪粉啼痕。伤春方寸。飘零寄此身。为君,瘦损,不...

鹊桥仙·碧梧初出

鹊桥仙·碧梧初出
朝代:宋代 作者:严蕊 原文: 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池上水花微谢。穿针人在合欢楼,正月露、玉盘高泻。 蛛忙鹊懒,耕慵织倦,空做古今佳话。人间刚道隔年期,指天上、方才隔夜。 相关赏析 赏析 词的上阙,起笔自然,虽然作者观察事物细致入微,但有几分凄凉:偶尔轻坠而下的碧绿色梧桐叶,那吐着馥郁清香的桂花,还有水塘中微微凋谢的荷花。楼上的姑娘们,都正忙着在穿针引线,默默地乞求着织女能给自己以...

无题·八岁偷照镜

无题·八岁偷照镜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相关赏析 鉴赏 这首诗很多专家认为是义山十六岁时所作,写的是一位聪明早慧的姑娘。从诗的内容看,诗人对少女的观察是细致入微的。从她八岁开始“偷照镜”写起,直到待字闺中,这么长一段生活经历,写的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小姑娘八岁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