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晦日偶题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观

原文: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相关赏析

赏析

秦观的《三月晦日偶题》,富有哲理,蕴含“理趣”。“三月晦日”,即暮春三月的最后一天,过了这天,意味着时令进入夏季。春去的伤感,对于情感敏锐的人而言,不言而喻。但这首诗,却反其道而行之,写出了新意。“节物相催”,是自然规律,非人力所能为。因为新陈代谢,是自然运行的铁的规律!但那些“...

作者介绍

秦观 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苏轼过扬州,亲自看望秦观,正巧孙觉、王巩亦在高邮,乃相约游东岳庙,载酒论文,吟诗作赋,一时传为佳话。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三月晦日偶题 | https://gushi.facekun.com/6900.html

朱槿花

朱槿花
朝代:唐代 作者:李绅 原文: 瘴烟长暖无霜雪,槿艳繁花满树红。 每叹芳菲四时厌,不知开落有春风。 作者介绍 李绅 李绅(772—846)汉族,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朝代:唐代 作者:刘长卿 原文: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暮色降临山色苍茫愈觉路途远,天寒冷茅草屋显得更贫困。柴门外忽传来犬吠声声,风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来了。 注释(1)芙蓉山主人:这里指作者投宿的人家。芙蓉山:地名,在今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2)苍山:青山。(3)白屋:这里说的是诗人投宿的贫苦人家的住所。通常房顶用白茅覆盖、或木材...

风流子·东风吹碧草

风流子·东风吹碧草
朝代:宋代 作者:秦观 原文: 东风吹碧草,年华换、行客老沧洲。见梅吐旧英,柳摇新绿,恼人春色,还上枝头,寸心乱,北随云黯黯,东逐水悠悠。斜日半山,暝烟两岸,数声横笛,一叶扁舟。 青门同携手,前欢记、浑似梦里扬州。谁念断肠南陌,回首西楼。算天长地久,有时有尽,奈何绵绵,此恨难休。拟待倩人说与,生怕人愁。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春天的风,吹得遍野碧绿绿的,正是一年之中最美好的时节...

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朝代:宋代 作者:欧阳修 原文: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鲜。鸥鹭闲眠。应惯寻常听管弦。 风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琼田。谁羡骖鸾。人在舟中便是仙。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西湖风光好,天光水色融成一片,景物都那么鲜丽。鸥鸟白鹭安稳地睡眠,它们早就听惯了不停的管弦乐声。 那风清月白的夜晚更是迷人,湖面好似一片白玉铺成的田野,有谁还会羡慕乘鸾飞升成仙呢,这时人在游船中就好比是神仙啊!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