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一绝 / 食荔枝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不辞 一作:不妨)

相关翻译

译文

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相关赏析

创作背景

绍圣三年(1096)作于惠州,此题下有两首,这里选第二首。岭南两广一带在宋时为蛮荒之地,罪臣多被流放至此。迁客逐臣到这里,往往颇多哀怨嗟叹之辞,而东坡则不然,他在这首七绝中表现出他素有的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精神风貌,同时还表达了他对岭南风物的热爱之情。...

赏析

从“荔枝诗”看东坡先生的岭南心境。苏东坡于宋哲宗绍圣元年被人告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被贬岭南,“不得签书公事”。于是,东坡先生流连风景,体察风物,对岭南产生了深深的热爱之情,连在岭南地区极为平常的荔枝都爱得那样执着。绍圣二年四月十一日,苏轼在惠州第一次吃荔枝,作有《四月十一日初食荔...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惠州一绝 / 食荔枝 | https://gushi.facekun.com/7112.html

西施滩

西施滩
朝代:唐代 作者:崔道融 原文: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奸臣伯嚭使吴国灭亡,恶名却推在西施身上。想当年浣纱春水滚滚,声声好似为美女不平。注释⑴西施滩:西施,春秋时代的越国人,家住浙江诸暨县南的苎罗山。苎罗山下临浣江,江中有浣纱石,传说西施常在此浣纱,西施滩因而得名。⑵宰嚭:即伯嚭。春秋时,吴国太宰,又称太宰嚭。在吴国与越国的争...

霰
朝代:宋代 作者:杨万里 原文: 雪花遣霰作前锋,势破张皇欲暗空。筛瓦巧寻疏处漏,跳阶误到暖边融。寒声带雨山难白,冷气侵人火失红。方讶一冬暄较甚,今宵敢叹卧如弓。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

【商调】挂金索_我爱闲居

【商调】挂金索_我爱闲居
朝代:元代 作者:未知作者 原文: 我爱闲居,心镜常皎洁。境灭情忘,自然无分别。云散长空,露出清霄月。 此个家风,有口难分说。 一更里澄心,下手端然坐。赶退群魔,队队白羊过。剔起心灯,照见元初我。 方寸玲珑,宝珠悬一颗。 二更里人静,万事都无染。一对金蟾,上下来盘旋。吓退三尸,奔走如雷电。 白雪慢慢。降下纟花片。 三更里阳生,子母朝金阙。海底灵龟,吸尽金乌血。一气绵绵,三关都透彻。 ...

杂剧·死生交范张鸡黍

杂剧·死生交范张鸡黍
朝代:元代 作者:宫天挺 原文: 楔子 (正末扮范巨卿同冲末扮孔仲山、张元伯、净扮王仲略上,正末云)小生姓范名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这一个秀士,姓张名劭,字元伯,是汝阳人氏。我和元伯,结为死生之交。他有老母在堂,本不乐于远游,只因小生劝道,今日君圣臣贤,正士大夫立功名之秋,为此来就帝学,未及数年,选居上馆。声动朝廷。累次辟召,皆不肯就,盖因志大,耻为州县。又见谄佞盈朝,辞归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