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都城南庄

朝代:唐代

作者:崔护

原文: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去年的今天,正是在长安南庄的这户人家门口,姑娘你那美丽的面庞和盛开的桃花交相辉映,显得分外绯红。时隔一年的今天,故地重游,姑娘你那美丽的倩影,已不知去了哪里,只有满树桃花依然笑迎着和煦的春风。 注释⑴都:国都,指唐朝京城长安。⑵人面:一个姑娘的脸。第三句中“人面”指代姑娘。⑶...

相关赏析

创作背景

此诗的由来,是因为一个美丽动人的传奇故事,这个故事以唐孟棨《本事诗·情感》所载最早,最详。原文如下:博陵崔护,资质甚美,而孤洁寡合,举进士下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花木丛草,寂若无人。扣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护以姓字对,曰:“寻春...

后世影响

此诗及其本事很有传奇色彩,欧阳予倩先生曾就这个故事写了一出京剧《人面桃花》。这首诗流传甚广,而且在以后的诗词中也累见其痕迹。比如:“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晏几道《御街行》)再如:“纵收香藏镜,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在否?”(袁去华《瑞鹤仙》)从这些作品也可以看出它对后世...

鉴赏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三百六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李商隐研究会会长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赏析。这首诗有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本事,唐孟棨《本事诗·情感》有记载。是否真有此“本事”,颇可怀疑。也许竟是先有了诗,然后据以敷演成上述“本事”的。但有两点似可肯定:一、这诗是...

作者介绍

崔护 崔护 崔护,唐代诗人。字殷功,唐代博陵(今河北定州市)人。公元796年(贞元十二年)登第(进士及第)。公元829年(大和三年)为京兆尹,同年为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终岭南节度使。其诗诗风精练婉丽,语极清新。《全唐诗》存诗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脍炙人口,有目共赏。该诗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生经历道出了千万人都似曾有过的共同生活体验,为诗人赢得了不朽的诗名。...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题都城南庄 | https://gushi.facekun.com/712.html

初夏绝句

初夏绝句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原文: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相关赏析 赏析 初夏是令我激动的。我扛着那巨型三脚架,在阳台上固定好了寻星镜,便开始了我的星际旅行。在这城垣之中,再没有比夏夜星空中更明亮的星了。我在天空中搜寻着维纳斯,调焦,忙地不亦乐乎。说不上是繁星满天,也是星光点点,有时候月明星稀,倒令我想起“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来。初夏的夜...

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朝代:元代 作者:王实甫 原文: 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 见杨柳飞绵滚滚,对桃花醉脸醺醺。 透内阁香风阵阵,掩重门暮雨纷纷。 怕黄昏忽地又黄昏,不销魂怎地不销魂。 新啼痕压旧啼痕,断肠人忆断肠人。 今春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自从和你分别后,望不尽远山层叠隐约迷濛,更难忍受清粼粼的江水奔流不回,看见柳絮纷飞绵涛滚滚,对着璀璨桃花痴醉得脸生红晕。...

【仙吕】点绛唇_四友争春四

【仙吕】点绛唇_四友争春四
朝代:元代 作者:顾德润 原文: 四友争春 四海飘篷,半生歌咏。嗟尘冗,世事匆匆,苦被年光送。 【混江龙】眼前青供,玉人降谪笑相逢。敲金击玉,咏月嘲风。三峡泉鸣新咳唾,千章诗著旧题封。春风杨柳,秋水芙蓉。温柔典雅,剔透玲珑。销人魂梦广寒宫,迷人踪迹桃源洞。友朋每如兄如弟,亲眷每非虎林熊。 【油葫芦】天下湖山风月珑,这一伙作业种,莺俦燕侣不相容。锦心绣腹亲陪奉,月眉星眼...

泊岳阳城下

泊岳阳城下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岸风翻夕浪,舟雪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