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悲怀

朝代:宋代

作者:李觏

原文:

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
数分红色上黄叶,一瞬曙光成夕阳。
春水别来应到海,小松生命合禁霜。
壶中若逐仙翁去,待看年华几许长。

相关翻译

注释

①春水句:南朝梁·江淹《别斌》:“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②壶中句:壶公是传说中的仙人。据《云笈七签》记载:壶中有日月如世间,有老翁夜宿其内,自号壶天,人称为壶公。《后汉书·费长房传》也记有费长房跟随卖药壶公学道的事。...

相关赏析

赏析

这首诗题为《秋晚悲怀》,诗人把主题定得十分明显。自从宋玉在《九辩》中大抒悲秋情怀之后,感秋、悲秋就成为历来诗人常写的主题之一,这首诗也是借秋晚的景象,抒写诗人内心的悲感的。起始两句“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感叹时光易逝,壮志未酬。“渐老”则已是人生的秋天;“多忧”,可知...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秋晚悲怀 | https://gushi.facekun.com/7259.html

秋晓风日偶忆淇上

秋晓风日偶忆淇上
朝代:清代 作者:王闿运 原文: 秋云洗晨光,庭树碧已散。 风期偶然照,水石若在眼。 清淇忆晓涉,尘虑得初盥。 日色马上明,波痕鹭边浅。 沦漪自然绿,空秀不可限。 樵汲带清景,望望使步缓。 自从闭门来,屡见王路蹇。 泽衰怀绿猗,道难惧蓬转。 情闲地仍幽,物扰理自遣。 谁谓山水深,方从寸心远。 相关翻译 注释 秋晓风日:秋天早晨的风光。风日,犹风光。淇上:淇河之上。风期:风信,随着季节变化应...

早过淇县

早过淇县
朝代:清代 作者:查慎行 原文: 高登桥下水汤汤,朝涉河边露气凉。 行过淇园天未晓,一痕残月杏花香。 作者介绍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

谒金门·春又老

谒金门·春又老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原文: 春又老。南陌酒香梅小。遍地落花浑不扫。梦回情意悄。红笺寄与添烦恼。细写相思多少。醉后几行书字小。泪痕都揾了。 相关赏析 赏析 南陌酒香梅小,南陌是一个地名,南陌的酒,还是很香,满树的梅花却瘦弱了。这里有对比的意思。虽然对比的意思很糟糕,酒香对梅小。但这正是高明之处,酒香是过去闻到的,梅小是此时的。是回忆和现实的比较。回忆是美好的,现实是潦倒的。遍...

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朝代:宋代 作者:陈著 原文: 中秋佳月最端圆。老痴顽。见多番。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慳。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 天应有意故遮阑。拍人间。等闲看。好处时光,须用著些难。直待黄昏风卷霁,金滟滟,玉团团。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中秋佳节之时是月亮最圆的时候,愚蠢迟钝的老头,见识比较多,饮酒相见,现在是不应吝啬。将止的雨怎么妨碍高兴的事情?淅淅的雨,小而多的雨点。天应该有意遮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