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神子·赋梅寄余叔良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暗香横路雪垂垂。晚风吹。晓风吹。花意争春,先出岁寒枝。毕竟一年春事了,缘太早,却成迟。
未应全是雪霜姿。欲开时。未开时。粉面朱唇,一半点胭脂。醉里谤花花莫恨,浑冷淡,有谁知。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梅花的香气从小径那边悠然飘来,雪花纷纷而落。晚风浮动,晨风轻轻。这绽放的花朵想要争夺第一分春意呢,于是早早的(先)在寒风中发枝吐蕾。可是这一年中最早的春天已经结束了(说作者心里的春天),早早的开放,却是已经迟了呢。看那开烦的花朵,也不全是冰雪晶莹的姿态呢。有的吐蕾(未开)...

相关赏析

赏析

作为赋梅赠人之作,词中的白梅与词题上的被赠者之间应该有某种联系:品格的联系或者身世的联系。好在梅花的品格与它的身世,在词人眼中本有因果联系;而余叔良的籍籍无名,似也可以让读者生发“品、运似白梅”的联想。这样,一首以咏白梅为中心的咏物词,就有了人事寄托的袅袅余味。上片由景入情再入理...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江神子·赋梅寄余叔良 | https://gushi.facekun.com/7293.html

咏芭蕉

咏芭蕉
朝代:清代 作者:郑板桥 原文: 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 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相关翻译 译文 芭蕉叶是那样多情,一片叶子才舒展开一片叶子又生长了。(芭蕉叶初生多卷曲,到一定程度才舒展开,诗人认为就像相思之情那样绵绵不断。)芭蕉自己相思之情舒卷不尽,倒也罢了,风雨吹芭蕉作一片秋声,更能惹动无限愁思。... 相关赏析 鉴赏 这是一首咏物诗。正如王国维所说“以我观物,则...

柳梢青·过何郎石见早梅

柳梢青·过何郎石见早梅
朝代:宋代 作者:赵长卿 原文: 云暗天低。枫林凋翠,寒雁声悲。茅店儿前,竹篱笆后,初见横枝。 盈盈粉面香肌。记月榭、当年见伊。有恨难传,无肠可断,立马多时。 相关翻译 注释 ①何郎石:何郎即梁代诗人何逊,其《咏早梅》诗极有名:石在何处不详。... 相关赏析 赏析 这首词借咏梅而抒怀旧之情。天气渐冷,枫林凋翠,寒雁声悲。而茅店外、竹篱边,出现了梅花的倩影。上片写“初见横枝”的情景。下片所咏...

西江月·遣兴

西江月·遣兴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著 通:着)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喝醉了酒后恣意欢笑,我哪里有那闲工夫发愁呢。最近才明白古书上的话,的的确确是没有半点可信的!昨儿晚上我在松边喝醉了,醉眼迷蒙,把松树看成了人,就问他:“我醉得怎么样啊?”恍惚中看见松树活动起来,...

西江月(佳人)

西江月(佳人)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碧雾轻笼两凤,寒烟淡拂双鸦。为谁流睇不归家。错认门前过马。 有意偷回笑眼,无言强整衣纱。刘郎一见武陵花。从此春心荡也。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