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春愁

朝代:宋代

作者:赵鼎

原文:

香冷金炉,梦回鸳帐余香嫩。更无人问。一枕江南恨。
消瘦休文,顿觉春衫褪。清明近。杏花吹尽。薄暮东风紧。

相关翻译

注释

金炉:又作‘金猊’,香炉的一种。其形似狮。休文:即梁沈约,她是一个多愁多病的才子。...

相关赏析

赏析

婉约词表现的往往是一种深沉委婉的思绪,心灵的潜流,虽窄却深。高度的物质文明陶冶了文人细腻的感受,时代的阴影又使得有宋一代文学带上了哀怨的色彩,而词这种艺术表现形式自身积淀的审美标准也影响了词作者命题和立意。所以,作为一代中兴名相的赵鼎,也将这首“春愁”词也写得婉约低回,那么此词就...

评解

这首词写春景,抒离恨。上片写室内情景。香冷  金猊,梦回鸳帐,离恨一枕,悄无人问。下片写室外景色。清明节近,杏花随风,薄暮来临,东风渐紧。委婉柔媚,意境幽美。...

作者介绍

赵鼎 赵鼎 赵鼎(1085-1147), 南宋政治家、词人。字元镇,自号得全居士。南宋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宋高宗时的宰相。有《忠正德文集》10卷,清道光刊本。《四印斋所刻词》有《得全居士词》一卷,存词45首。...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点绛唇·春愁 | https://gushi.facekun.com/7367.html

杂剧·庞居士误放来生债

杂剧·庞居士误放来生债
朝代:元代 作者:刘君锡 原文: 楔子 (冲末扮李孝先上,诗云)心头一点痛,起坐要人扶。况是家贫窘,门前闻索逋。小生姓李,双名孝先,祖居襄阳人氏。自幼父母双亡,习儒不遂,去而为贾。只因本钱欠少,问本处庞居士借了两个银子做买卖,不幸本利双折,无钱还他。小生前者往县衙门首经过,见衙门里面绷扒吊拷,追征十数余人。小生向前问其缘故,那公吏人道是欠少那财主钱物的人,无的还他,因此上拷打追征...

南柯子

南柯子
朝代:宋代 作者:吴潜 原文: 池水凝新碧,阑花驻老红。有人独立画桥东。手把一枝杨柳、系春风。 鹊绊游丝坠,蜂拈落蕊空。秋千庭院小帘栊。多少闲情闲绪、雨声中。 作者介绍 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

点绛唇·饯春

点绛唇·饯春
朝代:清代 作者:王鹏运 原文: 抛尽榆钱,依然难买春光驻。依春无语,肠断春归路。春去能来,人去能来否?长亭暮,乱山无数。只有鹃声苦。 相关翻译 注释 ①榆钱:即榆荚。②长亭:古时道旁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用以暂歇与饯别。... 相关赏析 评解 榆钱非钱,春归亦无路,惟文学乃能以虚构之钱与路,将抽象事物表现为具体可感之形象。上片咏春光难驻,正借词人造语之新颖,方予人以深刻印象。下片“春...

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

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
朝代:宋代 作者:晏几道 原文: 黄菊开时伤聚散。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重见金英人未见。相思一夜天涯远。 罗带同心闲结遍。带易成双,人恨成双晚。欲写彩笺书别怨。泪痕早已先书满。 相关翻译 注释 [1]金英:即黄菊。[2]罗带:丝织的衣带。... 相关赏析 鉴赏 这是一首感秋怀人的离别相思之词。黄菊开时,是双方离别之时,也是相约重逢之时,故而黄菊成为了他们离合聚散的标志,每见黄菊,格外动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