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王·丙子送春

朝代:宋代

作者:刘辰翁

原文:

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秋千外,芳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绪。漫忆海门飞絮。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试灯处。
春去。最谁苦。但箭雁沈边,梁燕无主。杜鹃声里长门暮。想玉树凋土,泪盘如露。咸阳送客屡回顾。斜日未能度。
春去。尚来否。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二人皆北去。苏堤尽日风和雨。叹神游故国,花记前度。人生流落,顾孺子,共夜语。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欲送春天归去,可是整个人间没有春的归路。空挂着的秋千之外,芳草连着天空的远处。哪里刮来的风沙,昏暗笼罩着南浦。心如乱麻,说不清是怎样的痛苦,徒自忆念着流落海崖的人们,如同无着无落四处飘飞的柳絮。一阵乱鸦过后,斗转星移,时移事去,帝城中荒凉凄寂。再也看不见来时试灯的热闹繁丽。春...

相关赏析

创作背景

这首词题为“丙子送春”。丙子指的是公元1276年(宋恭帝德祐二年)。元军在这年攻入临安,宋帝奉表请降。三月,元兵掳去恭帝和太后、宰相及部分宗室。五月陆秀夫等在福州拥立端宗赵昰继续与抗元。...

赏析

这首词共三阕。上阕由“送春去”开头,“人间无路”极写辛酸悲咽。“斗转城荒”诉说临安陷落,“不见来时试灯处”尤有深意。中阕由“春去谁最苦”的设问,讲述宋亡而爱国军民最为痛苦的事实。“送客屡回顾”状写宋宫室被掳掠的凄惨境遇。下阕由“春去尚来否”的设问,暗示宋朝大势已去,恢复无望。全词...

作者介绍

刘辰翁 刘辰翁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兰陵王·丙子送春 | https://gushi.facekun.com/7374.html

杂剧·西华山陈抟高卧

杂剧·西华山陈抟高卧
朝代:元代 作者:马致远 原文: 第一折 (冲末扮赵大舍引净扮郑恩上,诗云)志量恢弘纳百川,邀游四海结英贤。夜来剑气冲牛斗,犹是男儿未遇年。自家赵玄郎是也。祖居洛阳夹马营人氏。父乃洪殷,为殿前点检指挥使。某生时异香三月不绝,人皆呼为香孩儿。某生来颇有奇志,幼年间略读诗书,兼持枪棒,逢场作戏,遇博争雄。每纵酒,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颇生事端。因避难远游关之东西、河之南北,也结识了许多...

临江仙·试问梅花何处好

临江仙·试问梅花何处好
朝代:宋代 作者:张孝祥 原文: 试问梅花何处好,与君藉草携壶。西园清夜片尘无。一天云破碎,两树玉扶疏。 谁擫昭华吹古调,散花便满衣裾。只疑幽梦在清都。星稀河影转,霜重月华孤。 参考翻译 注释 ①藉草:以草荐地而坐。②玉扶疏:指梅枝舒展。③:用手按捺。昭华:即玉管。古调:指笛曲《梅花落》。一本作“古怨”。④清都:指北宋都城汴梁。…… 参考赏析 赏析 此词借赏梅抒写爱国情怀。上片写月夜对酒赏梅...

春不雨

春不雨
朝代:清代 作者:王士祯 原文: 西亭石竹新作芽,游丝已罥樱桃花。 鸣鸠乳燕春欲晚,杖藜时复话田家。 田家父老向我说,“谷雨久过三月节。 春田龟坼苗不滋,犹赖立春三日雪。” 我闻此语重叹息,瘠土年年事耕织。 暮闻穷巷叱牛归,晓见公家催赋入。 去年旸雨幸无愆,稍稍三农获晏食。 春来谷赋复伤农,不见饥鸟啄余粒。 即今土亢不可耕,布谷飞飞朝暮鸣。 舂莩作饭藜作羹,吁嗟荆益方用兵。 相关翻译 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