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晴·天缺西南江面清

朝代:宋代

作者:陈与义

原文: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相关赏析

赏析

暑热蒸腾的盛夏,只有一阵雷雨能送来惬意的凉爽,《雨晴》所写正是酷暑中雷雨过后诗人的爱憎,但其中的欣喜之情还是从“雨”、“晴”二字的连用中隐隐透露出来,为这首七律标明了情感的基调。 首联、颔联绘雨晴之景。“天缺西南”写浓灰的雨云已不能覆盖整个苍穹,天开了,西南方的天宇露出了蔚蓝,空...

简析

此诗为宋朝诗人陈与义所作。其人生于北宋哲宗之时,卒于南宋高宗之时,作为高官,亲睹国破南迁。陈与义诗词文风清邃,既有婉约派的令人齿颊留香,又有豪放派的慷慨顿挫。《雨晴》一诗并非名作,但也有几分趣味。全诗未见“雨”字,但景物描写让凉爽潮湿的空气扑面而来。尾联隐约可见作者之高洁。此首《...

作者介绍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雨晴·天缺西南江面清 | https://gushi.facekun.com/7462.html

菊花新·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

菊花新·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
朝代:清代 作者:纳兰性德 原文: 愁绝行人天易暮,行向鹧鸪声里住。渺渺洞庭波,木叶下,楚天何处。 折残杨柳应无数,趁离亭笛声吹度。有几个征鸿,相伴也,送君南去。 相关翻译 注释 ①江华,在湖南省西南部,今为瑶族自治县。康熙十八年(1679),张见阳令江华县,作者填此以送。②愁绝二句:意谓见阳将赴任到遥远的江华,此刻送行为之生愁添恨,而天色也仿佛变得晦暗迷蒙了。愁绝,极度的忧愁。易∶改变。...

伤仲永

伤仲永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原文: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

旅次朔方 / 渡桑干

旅次朔方 / 渡桑干
朝代:唐代 作者:刘皂 原文: 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又渡桑干水,却望并州似故乡。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离开家乡后客宿在并州这个地方已经有十年,我回归的心日日夜夜在思念着故乡咸阳。当初为了博取功名图谋出路,千里迢迢渡过桑乾河,现在并州已经成了我的第二家乡。注释⑴旅:旅行。次:临时住宿。朔方:古都名,自西汉始建,至唐代,辖区多变,治所不一。桑干河以北,属朔方地区...

题红叶

题红叶
朝代:唐代 作者:宣宗宫人 原文: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相关翻译 译文 流动的河水为何急急流去,我在深深的皇宫里整日清闲空虚。感谢勤劳的红叶,到了皇宫外面要好好的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相关赏析 赏析一 诗的前两句「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妙在只责问流水太急,诉说深宫太闲,并不明写怨情,而怨情自见。一个少女长期被幽闭在深宫之中,有时会有流年侯水、光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