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朝代:宋代

作者:晏几道

原文:

喜鹊桥成催凤驾。天为欢迟,乞与初凉夜。乞巧双蛾加意画。玉钩斜傍西南挂。
分钿擘钗凉叶下。香袖凭肩,谁记当时话。路隔银河犹可借。世间离恨何年罢。

相关赏析

鉴赏

这是一首“七夕”词,用神话中的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比喻人间的爱情生活。开头三句讲述神话故事,把内容重新组合,从新的角度叙述出来:鹊桥已经搭成,催促织女起驾,前去赴会;牛、女分离长久,欢会为迟,上天垂怜,准许他们七夕相会。后两句,写七夕乞巧的民间风俗,小女子们着意打扮,既可见她...

作者介绍

晏几道 晏几道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 ,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 https://gushi.facekun.com/7562.html

营州歌

营州歌
朝代:唐代 作者:高適 原文: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营州一带的少数民族青少年习惯于在原野上生活,他们十岁时就学会了骑马,穿着毛茸的狐皮袍子,在城外打猎,他们个个性格粗犷豪放,喝起酒来千钟也不醉。注释营州:唐代东北边塞,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厌:同“餍”,饱。这里作饱经、习惯于之意。虏酒:指当地少数民族酿造的酒。...

月夜

月夜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今夜的圆圆的秋月是多么皎洁美好,妻子却一个人在闺房中独自望月:希望相公快点回来!幼小的儿女却还不懂思念在长安的父亲,还不能理解母亲对月怀人的心情。夜露深重,你乌云似的头发被打湿了,月光如水,你如玉的臂膀可受寒?什么时候才能和你...

和阮亭《秋柳》诗原韵(四首选二)

和阮亭《秋柳》诗原韵(四首选二)
朝代:清代 作者:冒襄 原文: 南浦西风合断魂,数枝清影立朱门。 可知春去浑无迹,忽地霜来渐有痕。 家世凄凉灵武殿,腰肢憔悴莫愁村。 曲中旧侣如相忆,急管哀筝与细论。 红闺紫塞昼飞霜,顾影羞窥白玉塘。 近日心情惟短笛,当年花絮已空箱。 梦残舞榭还歌榭,泪落岐王与薛王。 回首三春攀折苦,错教根植善和坊。

【中吕】普天乐_湘阳道中岳

【中吕】普天乐_湘阳道中岳
朝代:元代 作者:卢挚 原文: 湘阳道中 岳阳来,湘阳路。望炊烟田舍,掩映沟渠。山远近,云来去。溪上招提烟中树,看时见三两樵渔。凭谁画出,行人得句,不用前驱。 作者介绍 卢挚 卢挚(1242-1314),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至元5年(1268)进士,任过廉访使、翰林学士。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