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传·花落

朝代:五代

作者:孙光宪

原文:

花落,烟薄,谢家池阁,寂寞春深。翠蛾轻敛意沉吟,沾襟,无人知此心。
玉炉香断霜灰冷,帘铺影,梁燕归红杏。晚来天,空悄然,孤眠,枕檀云髻偏。

相关翻译

注释

⑴谢家——泛指美妇人家。⑵霜灰——香料燃完,灰白如霜。⑶铺影——布影,洒影。⑷枕檀——以檀为枕,质贵重,有香气。...

相关赏析

评析

这首词写暮春闺怨。上片写女主人公凄凉的处境,没有人了解她,同情她。下片写她空虚无聊,孤眠时的情态。此词无甚新意,味同嚼蜡。...

作者介绍

孙光宪 孙光宪(901-968),字孟文,自号葆光子,属鸡,出生在陵州贵平(今属四川省仁寿县东北的向家乡贵坪村)。仕南平三世,累官荆南节度副使、朝议郎、检校秘书少监,试御史中丞。入宋,为黄州刺史。太祖乾德六年卒。《宋史》卷四八三、《十国春秋》卷一○二有传。孙光宪“性嗜经籍,聚书凡数千卷。或手自钞写,孜孜校雠,老而不废”。著有《北梦琐言》、《荆台集》、《橘斋集》等,仅《北梦琐言》传世。词存八十四首,风格与“花间”的浮艳、绮靡有所不同。刘毓盘辑入《唐五代宋辽金元名家词集六十种》中,又有王国维缉《孙中丞词》一卷。...

  •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资料源于互联网,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河传·花落 | https://gushi.facekun.com/774.html

一剪梅·唱到阳关第四声

一剪梅·唱到阳关第四声
朝代:宋代 作者:刘仙伦 原文: 唱到阳关第四声。香带轻分。罗带轻分。杏花时节雨纷纷。山绕孤村。水绕孤村。 更没心情共酒尊。春衫香满,空有啼痕。一般离思两销魂。马上黄昏。楼上黄昏。 相关赏析 赏析 起笔写“唱到阳关第四声”,即唱到“劝君更尽一杯酒”既没有写情,也没有写景,而情与景近在眼前:景是离别之景,情是伤离别之情。没有直接写出,却让人接下来就有一种“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离愁别绪。“罗带”...

沈园二首

沈园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原文: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相关翻译 译文 城墙上的角声仿佛也在哀痛,沈园已经不是原来的亭台池阁。那座令人伤心的桥下,春水依然碧绿,当年这里我曾经见到她美丽的侧影惊鸿一现。她去世已经四十年有余,我连梦里也见不到,沈园的柳树和我一样都老了。连柳绵都...

题西太一宫壁二首

题西太一宫壁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原文: 柳叶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 三十六陂春水,白头想见江南。 三十年前此地,父兄持我东西。 今日重来白首,欲寻陈迹都迷。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柳叶与鸣叫的蝉显出暗绿的颜色,落日的红光映在荷塘上,使那一池红莲更加红艳夺目。望见了池塘中的春水,让已经白头的我回想起了江南。 三十多年前父亲兄长带我来到这里,牵着我的手,从东走到西,从西走到东。今天故地重...

池鹤二首

池鹤二首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原文: 高竹笼前无伴侣,乱鸡群里有风标。低头乍恐丹砂落, 晒翅常疑白雪消。转觉鸬鹚毛色下,苦嫌鹦鹉语声娇。 临风一唳思何事,怅望青田云水遥。 池中此鹤鹤中稀,恐是辽东老令威。带雪松枝翘膝胫, 放花菱片缀毛衣。低回且向林间宿,奋迅终须天外飞。 若问故巢知处在,主人相恋未能归。 作者介绍 白居易 (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