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望汉江 赏析

赏析

作者:佚名

  这首以金陵为中心,写眺望长江远去的感想。全诗情景合一,寓比兴之意于写景之中。诗的前两句“汉水回万里,派作九龙盘。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都写出了长江下游万流横溃,直下东海,水势浩瀚,气势博大的特点,写出了远去的长江气势浩大,切中题旨,铺垫出一派雄壮气象。接着用江水泛滥造成的巨大影响和损失来写近古的国运不兴,为歌颂当下盛世蓄好气势。但诗的后四句“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并不是单纯而热烈地歌颂盛世,在一派祥和安宁之中,也透露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淡淡悲哀。诗的感情深沉而表达稳妥,比喻以江水壮阔的气势与盛唐的国力相对应,贴切得体,从而自然又蕴含丰富地表达出盛世才子的惆怅。

  在此诗中李白已对万里长江的风光作了一个全面的描绘:上游之秀丽,三峡之急险,中游之宏阔,下游之浩瀚,都有极生动之描写,可以说李白用他的生花妙笔,为读者绘制了一幅极其宏伟的万里长江风光图卷。这是其它任何诗人所作不到的。而其他诗人,由于局于经历所限,对长江的描绘也只能是一时一处、一鳞一爪的个别描写,虽然他们可能写得很精彩,而不可能对万里长江绘出全图。即使是有人像李白那样有游万里长江的经历,但也未必像李白对长江那样的钟情,或虽钟情而不善于诗。

  李白漫游扬州时赋《秋日登扬州西灵塔》,称誉像教有“照迷方”之效。而《金陵望汉江》更值得关注,嘲笑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割据者依恃金陵钟山之险而称帝终归复亡的历史命运,同时盛赞李唐一统天下之伟绩。

1、 栾睿 . 《李白诗全集详注》 .乌鲁木齐市 :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0 :29 . 2、 葛景春 .万里长江的风情画卷——李白与长江 .中国会议 :中国李白研究(1997年集) ,1997-06-30 :62 . 3、 酒隐安陆 蹉跎十年——李白在安陆的快意与失意, 王定璋编著,35页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9221.html

【大石调】青杏子_悟迷世事饱

【大石调】青杏子_悟迷世事饱
朝代:元代 作者:马致远 原文: 悟迷 世事饱谙多,二十年漂泊生涯。天公放我平生假,剪裁冰雪,追陪风月,管领莺花。 【归塞北】当日事,到此岂堪夸,气概自来诗酒客,风流平昔富豪家,两鬓与生华。 【初问口】云雨行为,雷霆声价,怪名儿到处里喧驰的大。没期程,无时霎,不如一笔都勾罢。 【怨别离】再不教魂梦反巫峡,莫燃香休剪发,柳户花门从潇洒,不再蹅,一任教人道情分寡。 【擂鼓体】也不怕薄母...

一剪梅·漠漠春阴酒半酣

一剪梅·漠漠春阴酒半酣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漠漠春阴酒半酣。风透春衫,雨透春衫。人家蚕事欲眠三。桑满筐篮,柘满筐篮。 先自离怀百不堪。樯燕呢喃,梁燕呢喃。篝灯强把锦书看。人在江南,心在江南。 相关翻译 注释 ①漠漠:寂静无声。②眠三:即三眠。③柘:亦名“黄桑”,叶可饲蚕,故多桑柘并用。④樯:船上桅杆。 樯燕:旅燕。⑤梁燕:房中梁上之燕。⑥篝灯:把灯烛放在笼中。... 相关赏析 赏析 这首词写作者对江南的怀...

西江月·遣兴

西江月·遣兴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著 通:着)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喝醉了酒后恣意欢笑,我哪里有那闲工夫发愁呢。最近才明白古书上的话,的的确确是没有半点可信的!昨儿晚上我在松边喝醉了,醉眼迷蒙,把松树看成了人,就问他:“我醉得怎么样啊?”恍惚中看见松树活动起来,...

咏史 / 和蕃

咏史 / 和蕃
朝代:唐代 作者:戎昱 原文: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相关翻译 译文 在汉代的史籍记载中,笨拙的计策是和亲联姻。打江山开创国家要依靠英明的君主,而保卫国家的安危就托附女人了。怎么能指望女人的美貌,就以为可以让西北的匈奴稳定停战。长眠地下的列祖列宗告诉我,谁能成为辅助君王的人。... 相关赏析 鉴赏 中唐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