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代:元代
作者:张可久
原文:
钱塘即事
倚苍云拱北城高,地胜东吴,树老南朝。翠袖联歌,金鞭争道,画航平桥。楼上楼直浸九霄,人拥人民似元宵。灯火笙箫,春月游湖,秋卜见潮。
紫微楼上右平章索赋
镇钱塘太乙勾陈,玉柱擎天,绣衮生春。潮点鹅毛,山盘凤尾,瓦甃鱼鳞。近北斗三天紫宸,拂危栏两袖白云。可摘星辰,谁信蟾宫,着我闲身。
徽州路指楼落成
小阑干高倚长空,壮观山城,仿佛天宫。赑遍画鼍...
注释
作者:佚名
①秣马:喂马,放马。临:临近。这里是来到之意。荒甸:郊远。旧都:指古襄阳城。这两句写作者骑马来远郊,登上岘山,眺望襄阳城。
②堕泪碣;即岘山上的羊祜碑(碑为方形,碣为圆形。这里即指碑)。
③卧龙图:指诸葛亮的谋略。应专指《隆中对》。
④“城邑”句:战国时襄阳为秦、楚交界之处,故云“城邑遥分楚。”
⑤“山川”句:襄阳在汉水之滨,汉水入长江,长汉经楚入吴,以上两句写在岘山所见辽阔境界。
⑥“丘陵”二句:意思是:丘陵空自高出于平原;而圣贤该有多少已经谢世,二无继起者。慨叹自然的变化和人事的代谢。
⑦“野树”二句:是说远处荒野林木,被苍茫的雾气遮断了;渡口的楼台在傍晚的烟霭中孤零零地耸立着。
⑧万里客:离家远行的游子,指作者自己。
⑨踟蹰:忧愁徘徊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