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铜仙人辞汉歌创作背景

创作背景

作者:佚名

  据朱自清《李贺年谱》推测,这首大约是公元813年(唐元和八年),李贺因病辞去奉礼郎职务,由京赴洛,途中所作。其时,诗人“百感交并,故作非非想,寄其悲于金铜仙人耳”。

  此诗写作时间距公元907年唐王朝的覆灭尚有九十余年,诗人产生兴亡之感的原因,要联系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诗人的境遇来理解、体味。自从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末年爆发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一蹶不振。唐宪宗虽号称“中兴之主”,但实际上他在位期间,藩镇叛乱此伏彼起,西北边陲烽火屡惊,国土沦丧,疮痍满目,民不聊生。诗人那“唐诸王孙”的贵族之家也早已没落衰微。面对这严酷的现实,诗人的心情很不平静,急盼着建立功业,重振国威,同时光耀门楣,恢复宗室的地位。却不料进京以后,到处碰壁,仕进无望,报国无门,最后不得不含愤离去。此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9285.html

舟过安仁

舟过安仁
朝代:宋代 作者:杨万里 原文: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一叶(条)渔船上,有两个顽童,他们收了撑竿,停下船桨,坐在船中。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注释①安仁:县名。诗中指江西省余江县,在湖南省东南部;宋时又称设县;民国时因与湖南安仁县同名故改名。诗中指杨万里去应试...

【双调】沉醉东风_琼花蝶粉霜

【双调】沉醉东风_琼花蝶粉霜
朝代:元代 作者:张可久 原文: 琼花 蝶粉霜匀玉蕊,鹅黄雪点冰肌。衣冠后土祠,璎珞神仙珮,倚阑人且赏芳菲,炀帝骄奢自丧了国,休对我花前叹息。 春晚酬史楚甫 锦被堆春宽梦窄,画楼空燕去愁来。芳草边,夕阳外。怕清明几度伤怀,关节得荼老且慢开,春已听榆钱断买。 胡容斋使君寿 仙客舞玄裳缟衣,小蛮歌翠袖峨眉。戏彩堂,蟠桃会。锦云深月明风细,桂子香中品玉笛,人醉倚蓬瀛画里。 眉寿楼春夜 狂客...

眼儿媚·酣酣日脚紫烟浮

眼儿媚·酣酣日脚紫烟浮
朝代:宋代 作者:范成大 原文: 萍乡道中乍晴,卧舆中困甚,小憩柳塘。 酣酣日脚紫烟浮,妍暖破轻裘。困人天色,醉人花气,午梦扶头。 春慵恰似春塘水,一片縠纹愁。溶溶泄泄,东风无力,欲皱还休。 参考翻译 注释 ①眼儿媚:词牌名,因张孝祥词“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头”句而得名。②萍乡:今江西萍乡市(词前原有小序,云:“萍乡道中乍晴,卧舆中,困甚,小憩柳塘。”据范成大《骖鸾录》:“乾道(宋孝宗...

闲居初夏午睡起

闲居初夏午睡起
朝代:宋代 作者:杨万里 原文: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梅子味道很酸,吃过之后,余酸还残留在牙齿之间;芭蕉初长,而绿阴映衬到纱窗上。春去夏来,日长人倦,午睡后起来,情绪无聊,闲着无事观看儿童戏捉空中飘飞的柳絮。注释(1)梅子:一种味道极酸的果实,指杨梅。(2)芭蕉分绿与窗纱:芭蕉的绿色映照在纱窗上。(3)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