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明月到今宵,长是不如人约。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
夜深休更唤笙歌,檐头雨声恶。不是小山词就,这一场寥索。
相关赏析
鉴赏
这是一首节序词,是咏中秋节的。但这不是一个普通的中秋节,而是一个暴雨之夜。全词就是围绕雨里中秋这一特定情景展开描述的。上片写景,写中秋节的风雨景色,但手法比较婉转。开头二句写中秋不见月。言自古以来,中秋就是赏月的佳节,按理说...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栏杆外,菊花被轻烟笼罩,好像有着无尽的忧愁;兰叶上挂着露珠,好象在哭泣。罗幕闲垂,空气微冷;一双燕子飞去了。明月不知道离别的愁苦。斜斜地把月光照进屋子里,直到天明。
昨天夜里,秋风吹落碧树的叶子。我独自登上高楼,看路消失在天涯。想寄一封信。但是山水迢迢,我想念的人在哪里呢?
注释
①槛(jiàn):栏杆。
②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
③朱户:犹言朱门,指大户人家。
④不谙(ān):不了解,没有经验。谙:熟悉,精通。
⑤碧树:绿树。
⑥彩笺:彩色的信笺。
⑦尺素:书信的代称。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语出《古》“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