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涉世家关于失败分析

关于失败分析

作者:李凯凯

  陈涉者,阳城县人也。,吴广者,阳夏人也。首先交代了人物基本信息以后,司马迁接下来就写到:陈涉少时与人躬耕,休息的时候,陈涉和那些人闲聊,他说了一句让大家觉得十分可笑的话:“苟富贵勿相忘!”(将来如果富贵了,不能忘记对方。)这句话和一个农奴的身份不符合,所以被人嘲笑,嘲笑后陈涉接着说了一句千古名言:“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小麻雀怎能懂得大雁的志向!)一直以来我们都以为这句话是写陈涉与众不同,更是写这个农奴胸怀大志。

  人不怕没有高贵的出身,就怕没有高贵的准备。

  这种准备就是所谓的理想,孔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一个人在无法做什么的时候要看他准备做什么,这就是《易经》乾卦中的潜龙勿用。这也应该理解为陈涉的与众不同吧。其实当我们看完陈涉世家,我们就会发现,是这句话成就了陈涉,正是因为这句话导致了陈涉最后的死亡。

  陈涉固然有敢为人先的准备,但是这种准备仅仅局限于对于物质的追求和索取上。这就是所有农民起义失败的最根本原因。陈涉吴广起义、黄巢起义,李自成起义等等。一方面农民的切入点总是从改变现实需求出发、改变自己和农民的命运,另一方面他们又无法摆脱自己作为农民的欲望。所以陈涉世家开头的“苟富贵勿相忘”就是陈涉成功的原因和失败的理由,其实也是陈涉这一辈子的总结,更是陈涉这一辈子的评价,。

  在陈涉达到了自己理想高峰的时候,《史记》对于陈涉的写照是通过原来和陈涉一起耕地的一个农民口里感叹出来的——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涉之为王沈沈者。”(那人进入宫殿里,看见华丽的帐幕,惊叹:好家伙啊,陈涉当了大王真阔气!)此时的陈涉已经是享受第一了,他已经把自己架在了成功的位置上,进行成功的享受。他享受的不过就是农民没有见过的金钱富贵,而不是君临天下。

  佛家有句话:“佛无本相。”佛即是世界的道理,也类似于儒家的大道,也就是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一切悲剧都是自己造成的,就好像陈涉一样,他对于物质富贵的追逐也就是他一辈子的成功和失败,也就是他自己的“相”。

  司马迁是儒家学派的人物,他用儒家的价值观看人,我们可以理解:“苟富贵勿相忘”是对于陈涉的肯定,但是得到了富贵后呢,这是不是对于陈涉的否定呢?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9419.html

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浣沙溪·翠葆参差竹径成
朝代:宋代 作者:周邦彦 原文: 翠葆参差竹径成。新荷跳雨泪珠倾。曲阑斜转小池亭。 风约帘衣归燕急,水摇扇影戏鱼惊。柳梢残日弄微晴。 参考翻译 注释 ①翠葆:指草木新生枝芽。竹径成:春笋入夏已长成竹林。②跳雨:形容雨滴打在荷叶上如蹦玉跳珠。... 参考赏析 评解 此词写夏日乍雨还晴的景色,体物工巧。新竹成林,新荷跳雨,柳梢弄晴,具见新颖别致;至曲阑斜转,风约帘衣,水摇扇影,则人、景浑然一...

浣溪沙·雨过残红湿未飞

浣溪沙·雨过残红湿未飞
朝代:宋代 作者:周邦彦 原文: 雨过残红湿未飞,疏篱一带透斜晖。游蜂酿蜜窃春归。 金屋无人风竹乱,衣篝尽日水沉微。一春须有忆人时。 参考赏析 赏析 上片是这位少妇从闺中往外看所见到的景象。暮春时节,一阵微雨过后,几点凋残的花朵因被雨水沾湿在花枝上,所以还没有随风飘落,似乎是留恋这美好的春光,依依不忍离去。淡淡的斜晖,透过一带疏篱把她最后的光辉洒向大地,也洒向残红。光和色的交映,这...

题弟侄书堂

题弟侄书堂
朝代:唐代 作者:杜荀鹤 原文: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相关翻译 译文 虽然住的屋子简陋但知识却没有变少,我还是与往常一样,尽管外面已经战乱纷纷。故乡虽然在打仗,可是弟侄还在接受儒家思想的教化。窗外竹子的影子还在书桌上摇摆,砚台中的墨汁好像发出了野外泉水的叮咚声。年轻时候...

醉翁操·琅然

醉翁操·琅然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琅琊幽谷,山水奇丽,泉鸣空涧,若中音会,醉翁喜之,把酒临听,辄欣然忘归。既去十余年,而好奇之士沈遵闻之往游,以琴写其声,曰《醉翁操》,节奏疏宕而音指华畅,知琴者以为绝伦。然有其声而无其辞。翁虽为作歌,而与琴声不合。又依《楚词》作《醉翁引》,好事者亦倚其辞以制曲。虽粗合韵度而琴声为词所绳的,非天成也。后三十余年,翁既捐馆舍,遵亦没久矣。有庐山玉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