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新亭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作者:佚名

  李白在南京新亭,根据西晋末年的一个历史故事而作此。该故事出自《世说新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中座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是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安史之乱的时候,李白也遭遇类似情况:“二帝巡游俱未回,五陵松柏使人哀。诸侯不救河南地, 更喜贤王远道来。”当时李白是多么希望唐军能从南边开辟第二战线,那样就可以迅速消灭安禄山的叛军。于是,永王来九江以后,李白从内心说是赞成的。可惜权利之争害了李白,也害了中原人民,以至安史之乱的余波竟然持续十几年,唐朝也因此走上衰败的道路。无论此诗是李白在安史之乱前的咏古,还是在安史之乱后的感慨,从诗歌的角度看,主题鲜明,情节清晰,语言简练,气势雄壮,发人深思,把一个故事改写得有声有色。 1、 《全唐诗》(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432页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9568.html

转应曲

转应曲
朝代:明代 作者:杨慎 原文: 银烛。 银烛。 锦帐罗帏影独。 离人无语消魂。 细雨斜风掩门。 门掩,门掩,数尽寒城更点。 作者介绍 杨慎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朝代:宋代 作者:朱熹 原文: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 通:哪)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注释  ①方塘:又称半亩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郑义斋馆舍(后为南溪书院)内。朱熹父...

洛阳陌

洛阳陌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