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赠梁汾轶事典故

轶事典故

作者:佚名

  纳兰容若写的这首“金缕曲”有个故事,他这首词是赠给好友顾梁汾的,但词中的“蛾眉谣诼,古今同忌”说的却是另一个朋友的事。这个朋友名叫吴汉槎,是当时有名的江南才子(籍贯江苏吴江),和顾梁汾及纳兰的交情都很好。顺治丁酉年,吴汉槎考中举人,但不幸得很,这场考试,由于主考官有舞弊的事情发生,闹成大狱。吴汉槎虽然是凭真才实学考中的,也受牵连,被判充军宁古塔。

  顾梁汾全力营救朋友,想尽一切方法,过了二十年之久,顺治换了康熙,仍然无济于事。纳兰容若的父亲纳兰明珠在康熙年间官封“太傅”(相当于宰相),顾梁汾就在纳兰的家里做他父亲的幕客。他在太傅府中,想起好友在边塞之地受尽寒苦,于是就写了两首金缕曲寄去给他。这是中国文学史上非常出名的两首词,被认为足可以比美李陵与苏武的‘河梁生别’并向秀怀念嵇康的“思旧赋”的。

  纳兰容若看了大为感动,于是也写了两阕“金缕曲”给顾梁汾。其中之一就是开篇那首,词中的“娥眉谣诼,古今同忌”指的就是那个“科场舞弊案”吴汉槎所受的冤枉事了。他又在另一首“金缕曲”的结尾说:“绝塞生还吴季子,算眼前此外皆闲事。知吾者,梁汾耳。”表示他和顾梁汾一样,所要达成的目标,就是要把吴汉槎救回来。后来他等到了一个适当的机会,求他父亲援手。纳兰明珠出了点力,朋友们大家再凑了点钱,终于把吴汉槎赎回来。时人称顾梁汾那两闺金缕曲为“赎命词”。又有个名叫顾忠的写诗记其事道:“金兰倘使无良友,关塞终当老健儿。”赞美了顾梁汾、纳兰容若和吴汉槎的友情。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 https://gushi.facekun.com/9965.html

【仙吕】ビ神急 道情

【仙吕】ビ神急 道情
朝代:元代 作者:朱庭玉 原文: 不求三品贵,唯厌一身多。假是功勋,图像麒麟阁,争如忙里闲,暂放眉间锁。来今往古英与豪,到头都被他,日月消磨。  【六幺遍】有林泉约,云山乐。纶竿坐捻,藜杖行拖。樊笼撞破,尘缨摆脱。报却君恩归来么?如何,看他龙虎定干戈。  【元和令】有为须有失,无福亦无祸。但高山流水少知音,短歌谁共作?对清风明月,更看人浊醪还自酌。  【后庭花煞】...

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

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为范南伯寿。时南伯为张南轩辟宰泸溪,南伯迟迟未行。因作此词以勉之。 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君王三百州。 燕雀岂知鸿鹄,貂蝉元出兜鍪。却笑泸溪如斗大,肯把牛刀试手不?寿君双玉瓯。 参考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范增因为项羽不杀刘邦怒而撞碎玉斗,范蠡助越灭吴之后带着西施泛舟五湖。谓英雄之所以能够美名流传,就在于立功万...

兰陵王

兰陵王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原文: 己未八月二十日夜,梦有人以石研屏见饷者。其色如玉,光润可爱。中有一牛,磨角作斗状。云:“湘潭里中有张其姓者,多力善斗,号张难敌。一日,与人搏,偶败,忿赴河而死。居三日,其家人来视之,浮水上,则牛耳。自后并水之山往往有此石,或得之,里中辄不利。”梦中异之,为作诗数百言,大抵皆取古之怨愤变化异物等事,觉而忘其言。后三日,赋词以识其异。 恨之极。恨极销...

听筝

听筝
朝代:唐代 作者:李端 原文: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相关翻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金粟轴的古筝发出优美的声音,那素手拨筝的美人坐在玉房前。想尽了办法为博取周郎的青睐,你看她故意地时时拨错了琴弦。注释⑴金粟柱:古也称桂为金粟,这里当是指弦轴之细而精美。⑵玉房:弹筝女子的住处。... 相关赏析 鉴赏 为了所爱慕的人顾盼自己,便故意将弦拨错,弹筝女可爱形象跃然纸...